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云霞0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7篇)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成为出色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鸟和守林老人》是教科版九年义务教材三年级下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朗读---品味---感悟法,目的是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朗读品味,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能积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语言朴素,通过描写一位守林老人,为保护树林与鸟儿,在森林中安家,赢得了鸟儿们的信赖、喜爱和尊重的故事。赞美了守林老人对树林、小鸟及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歌颂了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因信任而产生的纯洁友情表达了作者期待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都令他们感兴趣,但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大都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让学生知道守林老人对树林、小鸟及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因信任而产生的纯洁友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说明: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读”中读出情感。具体的学法指导如下:

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积极读书,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认识课后8个生字。

能力目标:进行读写结合,以文中省略号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动笔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和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信任,给人们带来的温馨和感动。

四、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信任给人带来的感动。

五、教学过程及资源设计

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通过守林老人对树林、小鸟及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歌颂了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因信任而产生的纯洁友情表达了作者期待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一)设疑导入,直奔主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善良的老人,他已经年近花甲,却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在树林盖了一间小屋住下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吗?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八,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大声读、默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标记出来,并读至熟练为止。

2 、理解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3 、在不理解的词或句子下做标记,与学生讨论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得出答案。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板书:怀疑——信任——喜爱——怀念

(三)品读感悟,以读促悟

1、引语:这是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通过鸟儿和老人从怀疑到信任再到相依相伴的过程,描绘了因人与鸟儿之间的信任而带来的温馨情感,读来让人感动。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看你能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3、汇报读。

(1)读读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3)简单地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讨论后归纳:课文讲了一位老人尽职尽责地守护树林,得到了鸟儿们的尊敬与爱戴。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鸟儿们对老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2)根据鸟儿结老人情感的变化,把课文划分为四个段落。

(3)汇报分段情况,并说明理由。

5、指导朗读,理解文本

(1)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师生评议

(2) 指名读描写老人的句子,朗读中理解,朗读中感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齐读课文第7-9自然段,感受老人与鸟儿和谐相处的亲密场面。

(5)为小鸟与老人设计一段对话,表达老人的欣慰与小鸟的兴奋。

(6)想一想:老人为什么“这一夜睡得很香”

教师相机归纳:老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化了鸟儿,消除了鸟儿们心中的戒备,赢得了鸟儿们的信任的爱戴,慢慢地和鸟儿们和谐相处了。

(7)学习第三10-14自然段,轻读课文标记出描写鸟儿行动的句子。

感悟出:小鸟之所以有这样的情感变化,是因为老人发自内心的对小的关爱。作者借小鸟的视角揭示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只要人类真心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就一定能赢得它们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美好地生活下去。

(8)感受小鸟对老人不舍之情

(四)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含泪送别老人的鸟儿,你就是这无数鸟儿中的一员,你在盘旋,你在哀鸣。告诉老师,在你的一句移动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你又在诉说着什么?把你的情感倾注在笔端,以“亲爱的手林老人,我想对你说……”为题,把对老人想说的话,书写在纸上好吗?(配乐书写)。

(五)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在对老人深深的眷恋中,我们听到的不是挽歌,而是一曲信任的赞歌。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也能用坦荡的胸怀信任他人!

六、板书:

14 小鸟和守林老人

怀疑-信赖-喜爱-不舍

小鸟------ 与------守林老人

爱 和谐相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

2、体会和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的信任给人间带来的温馨和感动,培养爱心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2、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环保意思,懂得人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鸟和守林老人》的生字和新词。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那片茂密的树林,聆听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那动听美丽的故事。打开书本52页。 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熟悉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鸟情感变化与行动的句子,并分析其原因; 找出描写老人的句子。

1、学生讨论交流;

2、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

四、品读句子,理解文本

1、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林中的小屋,洒满了弯弯的小路。

说说“花瓣雨”和“绿叶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代表了什么? 给我美丽、清新、纯洁的感觉,代表了鸟儿对老人的感觉与不舍。

2、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 想象老人阻止砍伐者的情景,感受老人的一身正气。

3、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稳稳地安放在树枝上。

找出表示老人动作的词,体会老人对树林和鸟儿的怜爱之情。

4、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满头白发,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

这个比喻句的含义是什么?

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五、朗读交流

朗读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其原因。

六、拓展延伸

1、假如你就是这无数鸟儿中的一员, 你想对守林老人说些什么呢?以《亲爱的守林老人,我想对您说……》为题,把对老人想说的话,书写在纸上好吗?

2、小鸟和老人之间还会发生哪些有趣、快乐、幸福、难忘……的故事呢?

板书设计:

小鸟和守林老人

惊诧——发现——拜访——送别

害怕——喜悦——兴奋——留恋

鸟 与 人 和谐相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纯洁的友情。

3、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畅谈感悟。

5、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激发对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小鸟对老人的信赖,与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2、引导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鸟,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们知道吗?鸟儿和人一样,也有 着丰富的情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场特殊的“告别 会”,地点就在山林中。

2、配乐讲述这场特殊的“告别会”。 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原因。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师生评议。

3.讨论交流:鸟儿们对老人的初次到来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感到惊诧?(板书:惊诧)

4.鸟儿们从哪些方面表现惊诧,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感到惊诧吗?后来有没有发生转变呢?

5.学习第3~8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分析比喻句 b.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信赖之情。(板书:信赖)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a.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b.分析比喻句 c.抓住动词理解、感悟 d.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分组比赛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A.思考: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信赖吗?

b.分析比喻句 c.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喜爱、尊敬。(板书:喜爱) 过渡:老人跟鸟儿们的故事仅仅只是这些吗?

6. 学习第10~14自然段

☆齐读第10自然段,分析修辞手法以及它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是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是有一天,他的孩子们来接他回家了,老人终究是要离开鸟儿们的,他们为老人送别的场面感人吗?感动你的是哪些细节呢?

☆默读11~14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细细品读,写出感受。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12~14自然段。(板书:依恋)

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

假如你就是这无数鸟儿中的一员,你在盘旋,你在哀鸣,告诉老师在你的一举一动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文中率真质朴的童话语言。

2.通过插图和文章细节感受安徒生小时候家庭生活虽然艰辛,但乐观的父母让家中充满了温馨,充盈着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我们一直都沉浸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他用手中的笔,优美的文字,向人们展示着生活。他用自己的童心,抒写着爱心。说说你都读了哪些?

生:《一颗小豌豆》、《买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

师:那谁能用自己查阅的资料来介绍安徒生?

师:1805年4月,安徒生就出生在一个窄小、破旧的小屋里,他的爸爸是个鞋匠,妈妈是个洗衣妇,这个家庭会给他留下什么样的童年记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受家的氛围。

(一)自读课文。把你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词或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们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问到的:

天赋: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

贵族:旧制度下享有特权的人。

即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性质而创作。

圣餐:____的一种仪式,礼拜时,__们分食少量的面饼和红酒来纪念耶酥。

霍尔堡:是第一个用丹麦语创作的戏剧家,一生创作了三十三部喜剧。

(二)再读课文,说说安徒生的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安徒生的家很窄小破旧。

生2:安徒生的家很贫穷。

生3:安徒生的家很温馨。

生4:安徒生的家很美好、有生机。

生5:安徒生的家很幸福。

生:……

(三)在安徒生的童年里,谁给他的影响最深?(父母)

三、 品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安徒生的父母?找一找,读一读并在书上批注。说说你的感受。

师生交流:

涉及到父亲的:

(一)我度过童年时光的那间小屋,整个空间几乎都被作坊和我睡觉的床占据了。好在墙上挂满了画,抽屉里也满是玻璃杯和装饰品,门的镶板上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现在想想,那对我来说犹如一个画廊。

生1:我觉得他的家很美丽,门的镶板上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生2:我觉得他家的房子很拥挤。

生:……

师:什么是画廊?虽然安徒生的家窄小破旧,但是喜欢艺术的爸爸却用一些饰品和画装点了这个空间,使生活发生了改变,为家增添了美的色彩。(总结出:他的爸爸喜欢艺术)

(二)父亲汉斯·安徒生非常爱我。每到他的休息日——星期天,他都会用整天的时间给我做玩具和画图画。到了晚上,他还常常给我大声朗读拉封丹、霍尔堡的作品《天方夜谭》里的故事。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交流。

师:是呀,安徒生不但得到了父爱,还从父亲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受到了启发,爸爸经常给他朗读文学作品对他长大以后从事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结出爸爸喜爱文学)

(三)我可怜的父亲,美梦从未成真。记得有一次,一个文法学校的学生来订做一双新鞋,当看到他的课本时,父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他深情的对我说:“这也是我应该走的路!”那个晚上,父亲在没有说什么。

生1:他的爸爸很想上学学习,可家庭贫穷,上不起学。

生2:他的爸爸很可怜,只能学修鞋。

生:……

师:安徒生的爸爸有着美好的追求,可因生活所迫,美梦从未成真。(总结出爸爸有追求)

(四)冬天的晚上,父亲给我读书,做玩具;夏天,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带我去林间散步。他并不和我说话,只是做着沉思。我高兴的到处跑着,把采集来的草莓编成花环。

生1:爸爸很爱他。

生2:我也想有这样的爸爸。

生:……

师:是呀,多好的爸爸呀,给他读书,做玩具,领他去散步,给他带来了快乐。

涉及到母亲的:

(一)我们与邻居家之间隔着的排水沟有个土箱子,里面种着香葱和西芹。这就是妈妈的花园。在我的童话《白雪皇后》里,哪个花园仍盛开着鲜花。

生1:他的妈妈很热爱生活。

生2:妈妈把排水沟里土箱子种上香菜和西芹,当作自己的花园。

生:……

师:还记得《白雪皇后》里那个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的花园吗?虽然生活贫穷,但妈妈很热爱生活。(总结:妈妈热爱生活)

(二)妈妈总跟我说,我比她小时侯幸福多了,她是把我当成贵族的孩子来抚养的。

生1:安徒生小时侯的生活比他的妈妈幸福。

生2:妈妈把他当成贵族的孩子来抚养,妈妈很爱他。

生:……

师:贵族的孩子生活是富足的,安徒生的妈妈给了他哪些财富呀?(总结:妈妈爱孩子)

(三)妈妈和我们愉快的散步,这时妈妈就穿上去领圣餐时才穿的那身褐色印花棉布衣服。在我的记忆里,这是那些年她最好的一件长服。每当散步回家时,妈妈都要带回一大抱桦树枝放在擦亮的炉子后面,还总把带叶的小枝插在屋梁的缝隙里,妈妈用这些生命来标记我们生命的生长。

生1:她的妈妈热爱生活。

生2:妈妈每到散步时会穿上那件褐色印花棉布衣服,那是她最好的一件长服。

生:……

师:家境虽然贫穷,但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呀!(板书:幸福)

四、整合课文。

文章题目《童年的记忆》,你觉得安徒生有一个怎样的童年记忆?

生1:他的童年很幸福。

生2:他的童年很快乐。

生:……

师总结:的确,虽然安徒生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忧郁、悲伤的情节,但他的大部分作品还是那样的美好和善良,这正是源于他那充满快乐的童年记忆。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造就了安徒生这个童话大师。(板书:童话大师)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优”与“犹"对比记忆。

“修”注意中间不要

六、拓展延伸。

(一)出示:“生命里有积雪的时刻,也有绿草如茵的时节;有欢笑的脸庞,也有哭泣的容颜;有幸运的项圈,也有残酷的魔掌……我们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安徒生《我的童话人生》。

(二)向学生推荐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

课外延伸:安徒生的童话《白雪皇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反思

听听学生在汇报时的精彩发言,品品学生在朗诵时的入情陶醉,读读学生在黑板上所写的板书:“思念亲人”,“想念朋友”,“孤单寂寞”,看看学生精彩的即兴想象表演,不仅听课的家长为之动容,为之喝彩,就连我自己的心里也在激越着,澎湃着。一位家长在参加完开放日的活动之后,激动地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上写道:“听了两节课,感受非常深,我深深地体会到,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这是一个尊重的课堂,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这是一个生命的课堂!老师不仅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还注重了对孩子品格的教育,引导……”另一位家长听完课以后,就急忙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啊,我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真的。以前都是由我们的老师讲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的孩子们脑海里可充满了无数的小问题,做老师没有两把刷子可真是不好做啊!”家长的赞誉固然可喜,但无形中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一种责任!

古代诗歌言简意丰,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不朽的文化财富。教科书中节选的诗歌,以及老师的排疑解难,悉心诱导都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教学古诗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要孩子做到发自内心喜欢它,爱上它,不舍它。不用太多的表白,只是那寥寥几字,就足以令人振奋、伤怀,这正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学习诗歌也好,散文也好,让学生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中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唤醒,潜能得到显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身心得到愉悦正是新课标中要求的人文精神的教育,生命发展的教育,而这,正是需要我们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心,饱含对孩子的真诚,倾尽我们的真爱去努力实践,热忱奉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6】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反思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一课时,通过有感情的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

小摄影师带着遗憾哭着跑出去了,尽管高尔基一再喊着:“孩子,我这儿有胶卷!”此时,“小摄影师”听到高尔基的喊声了吗?他回来了吗?他为高尔基拍照了吗──这一系列问题,成了学生们心中的疑团。把握住他们对此的好奇心,我“趁热打铁”,为孩子们的思绪铺上一条想象、创造之路,就此提出问题:小摄影师为什么没回来?后来他为高尔基拍照了吗?你觉得可能会怎样,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学生原以为文中没写结局,无从寻找结果,一听老师让自己续尾,好奇心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略加思索后,有的说:“那个小男孩只顾伤心,没听到高尔基喊他。”另一个说:“他听到了喊声,但他不好意思回去。”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绪揣摩着小摄影师的心态。接着,有人说:“小男孩哭着跑回家,拿着胶卷就往回赶,回去时,已是夜里十一点了。”我问:“那时,高尔基没睡觉吗?”他说:“没有,他一直在等那个小男孩。”有一男生问:“门卫让他进来吗?”有人说:“他还可以扔纸团啊!”有的说:“他在路灯下喊了一声’高尔基先生’,高尔基发现了他,就让门卫领他上去了。他按上次的设计让高尔基坐好,完成了拍摄。”我很赞同几个同学的想法并说:“完全有这种可能,你们说得真好!”其他同学听了,也不甘示弱,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小男孩拿着高尔基的照片在同学中炫耀,同学们都很羡慕他。”我听了之后,总觉得这种行为不应该发生在这个孩子身上。可细细想来,小孩子,特别是小男孩,都有那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于是,我对他结合实际的想象加以了表扬。因为巧妙的鼓励是思维发散的“催化剂”,在这副“催化剂”的作用下,有的同学竟想到高尔基以后做了他们的校外辅导员。

孩子们的想法虽然朴实、稚嫩,但充分展示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同时也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那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毫无波折的生活经历。由于学生年龄小,几次回报结果是雷同的,我刚想总结几句,班里有个小调皮硬是举手,说他的想法与别人不同。如果此时剥夺了他的发言机会,对他的表现欲无疑是一种打击,何况同学们都等着洗耳恭听他的独到见解。“我想,高尔基非常希望小男孩的愿望实现,他等了很长时间不见小男孩来,他就到外面打听小男孩的家在哪,然后让司机开车带他找到小男孩,拍了照片。”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想法确有创造性,其他同学都在想小男孩的行为动向,可他却从高尔基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结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其一,高尔基的工作非常忙;其二,要找一个普通的、不知名的小男孩犹如大海里捞针。但这也体现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另外,对深化主题──突出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起了强化作用。整堂课上,学生由认识、思维到想象,由寻找、发现到创造,创新意识得到了开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让创造的"幼苗"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7】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反思

今天,区进修学校的邹清老师来学校教学调研,听了我上的《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既肯定了我的优点,也给我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

我在上这课时,由“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2个疑问:

1、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的。这是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我将问题及时打在电脑上,呈现给全班学生作为自学的导向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也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讨论问题一。

孩子们发言积极,找到了许多重点语句,我虽然表面镇定地在讲课,带领孩子挖掘语言的重点、训练感情朗读。可是此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发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思维在无限制地扩张,体悟的点铺得太开了,显得很散,影响整个课堂的严谨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时刹车的方法,怎么办?好不容易,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课前预设的句子了,赶快抓住,将问题的讨论缩小到第二段。

课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个插曲,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

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的地质学家。所以,如果将目标再锁定明确一些,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孩子说话如此散的现象了,我可以这样安排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大”?第二课时再安排后半部分来历怪的特点。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唉!怎么没早点发现。而且这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错,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觉得整节课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2、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忽略朗读形式的问题,学着学着就变成齐读为主了,整个课堂齐读的比例占到了80%,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得继续奋战。朗读可以分为:个别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个别指名读可以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通过个别学生的朗读达到示范、纠错、突破重点等多项指向明确的功能,同时体现了一个朗读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齐读可以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使朗读有气势,但不易抒发孩子个人的朗读情感。再说赛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他们喜欢小组竞赛,喜欢那种获胜的感受,尤其是当两组站起来的时候,特别精神,特别投入。因此,课堂应是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体,让朗读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另外课堂也有成功之处,需要坚持的。

1、识字的自主学习:

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

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课堂就是这样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将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86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