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云霞0分享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小编带来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4自然段。

4、能按要求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至5自然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实物投影 图片

学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1---4自然段。

教学重点:1至5自然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感受孩子们学习的艰难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

课前准备:师:实物投影 图片

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创境激情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当你还在甜蜜的梦乡里时,有这样一群孩子却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出示图片,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山沟里的孩子,去了解他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吧!

二、 初读课文,巩固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得是否正确。

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笼、钥匙”的读音。

(2)通过课前预习,你学懂了哪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吗?(学生交流理解的词语,再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之间互相解疑,教师相机点拨)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交流,初步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我想通过课文的学习,你会对一些词语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你认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读了课文,山沟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请你画出相关的词句,想想孩子们的样子和心情,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读一读感受深的语句。

3、同桌交流感受深的语句。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朗读、体会:

(1)“天还没有亮,山沟沟是黑的。”

“天渐渐地黑了,夜雾笼罩着山沟”。

(对比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笼罩”,体会孩子们上学时间之长)

(2)“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由黑变红了。”

“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A指导学生对比读,边读边想象,体会颜色的变化,感受山沟的孩子上学时间之长,上学的艰辛。

B点拨:哪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得最多?画出来,想想为什么。

指导朗读:孩子们就是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起早贪黑地上学去,再读读这些句子,感受他们上学时间之长,上学的艰辛。(学生自由读)

(3)“孩子们从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孩子们从这座山梁,翻过那座山梁,背着书包放学回家”。

(对比读,体会道路难行,并启发想象: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孩子们又是怎样上学的?进一步体会孩子们上学的艰辛)

(4)“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

(自由读,体会孩子们上学的不安全,在山里行路,天色黑暗,远处还有狼,并引导说几个“黑洞洞”这样的词语。)

点拨:如果是你走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路上,你会怎么样?(害怕、恐惧┉┉)他们也一样啊!再读这句话.你会发现,你们的感受他们都有!

5、引导:就在孩子们害怕的时候,黑洞洞的天空中突然亮起了一盏灯, 你现在什么心情?快读这句话,把它带给你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自由读)

换词练习:“迎”还可以换成什么字?(盼,接,找,寻,领……)把它带进这个句子,读出来,感受作者对孩子们的心疼、怜爱。

6、 换位读:把课文中的“孩子们”“他们”换成“我们” ,以山沟孩子的身份再来读1——5段,看看你会不会有新的感受?

(他们并不觉得苦,他们“说说笑笑”,充分享受着获得知识的快乐)

引导想象: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

7、导读:是啊,孩子们并不在意那些困难,因为能去上学已经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了,所以克服困难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艰难跋涉也就变成了一种乐趣。快在小组内读出你的感受!

小组以喜欢的方式读,一起感受到山沟孩子快乐的心情;小组展示读,评读。

8、课文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山沟的孩子们起早贪黑上学的情景,你能试着背诵1-4段吗?

9、检查背诵情况:投影出示背诵提示帮助学生背诵。

10、引导质疑:山沟的孩子们上学实在是太苦了,可他们却不怕这些艰难困苦,总是那么乐观,对学习那么热爱。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提出:到底是什么激励着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呢?他们这么努力地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些疑问。

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1、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熟练背诵1——4段。

板书设计: 山沟的孩子

苦 —— 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按要求积累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山沟的孩子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金钥匙”“智慧的宝库”的意思,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山沟的孩子有了哪些了解?(板书:苦——乐)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段,然后进行朗读评价。

3、 检查1——4段的背诵。

二、 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还记得上节课提出的疑问吗?(学生回忆上节课质疑的问题)

2、带着问题读第6段,结合实际说说“神奇的钥匙”、“智慧的宝库”的意思,体会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抓“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不停地发奋学习的精神,并试着说几个“日日夜夜”这样的词语。)

引读:为多学些知识,改变山沟的穷面貌,孩子们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表达出你对他们的赞颂之情!(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3、引读:多好的孩子啊!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灿烂的黎明”指什么?请你们展开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学生可以说鼓励的话,可以描述未来山沟的学校,也可以畅想将来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4、导读:或许是山里的风清新,山里的水洁净,才使得山里孩子的梦更自然;或许是山里的人坚强,山里的人淳朴,才使得山里孩子们的梦更诚恳真实。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赞美山里的孩子们,一起预祝他们的梦想快点实现吧!(师生深情齐读第七段。)

三、随文练笔,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指板书“苦——乐”)这两个字一定让你感受很深,不要让它溜掉,快拿起笔写下来。你可以以一名读者的身份来写,也可以以山沟孩子的身份来写,还可以以那些没有露面的山里大人的身份来写。

2、 交流感受,师生共同评议。

四、听写生词,检查反馈

导:课文学完了,我不知道你们的生字词学得、记得怎样了,快记一记,一会儿老师检查。

1、自由识记生字新词。

2、听写生字新词:翻过 初升 笼罩 山梁 嚎叫 钥匙 黎明

3、同桌检查,改错。

4、针对典型错字集中订正。

五、布置作业,加强积累

1、生字词;照样子写词语。

2、抄写喜欢的词句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山沟的孩子

苦 —— 乐

不怕困难 刻苦学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争吵》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是比较传统、实用的方法。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

(二)、学习乐乐给表哥的信:

1、快速默读乐乐给表哥的信(屏幕出示)说说信的内容

(信的内容:“我”和表哥国庆节曾见过面;元旦庆祝会上“我”被宣布为优秀少先队员,还表演了节目,希望表哥来信告诉我怎样过元旦的情况、盼望春节能再见面,告诉表哥他要的书已经买到,寒假带去。)

2、结合信的内容,想想写信的用处。请同学说。

3、与电话、传真相比,你认为写信有哪些优点?

预设(二):由班级实际情况转学的同学或老师的来信,设置大环境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需求。

(三)、学习书信的格式

明确:给亲友写信首先要学会如何写

速看屏幕,研究信的格式有什么特点?

1、逐项讨论,汇报,师板书:

称呼 第一行 顶格 冒号

正文 另起一行 空两格 写完一件换一行,先写重要的事

祝愿语: 接正文(祝你),换行顶格(快乐)

或另起一行空两格 再另起一行顶格

演示投影,以帮助理解

姓名 祝愿语的右下方 (特别要注意代人写的信)

日期 姓名的下面 (写信日)

(顺口溜:第一行顶格称呼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事情多要分段写,要紧事情写前面;祝愿语,可接正文写,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顶格 祝愿词,最后写信人姓名和日期。)

2、信与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格式不同:二、内容有所不同。文章一般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而信的内容比较广,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四)、学习信封的格式:

1、(屏幕出示信封):研究信封的写法,学生回答;

2、总结: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与写信人的地址不可写颠倒。收信人姓名后的称呼是给邮递员看的,不能用“父亲”等诸如此类的话。

3、作业:

在信封上按信封格式写一个信封、评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四课<登山>,来进一步了解列宁。

生:(齐)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检测读文情况,读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师:列宁和巴国茨基在登山时,不就是过一条小路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组织好语言准备汇报。

生: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来的。请于兴阳来读课文。

生:这是一条惊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14、15、17自然段看出来的。请朱立超来读课文,我们是从这几段描写的动词看出来这条小路是一条惊险的小路。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把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带上了那条小路上了,真令人胆战心惊呀!那面对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呢?(小组合作交流)

师:当列宁第一次走这条小路时,他是怎样表现的?

生:汇报 当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我们眼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欣赏美景,在谈一谈感受。

生:课文第18段,谈感受。

师:你们都感觉这景色这么美,那同学们说说此时的列宁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生:说想法。

师:一个小时过去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也该回去了,他们有选择了来时的小路。他们第二次走这条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组汇报)

生:小组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两次走小路的表现,谁来说一说列宁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险路有哪些不同?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段,谁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文 师:那么这一段我们怎么理解列宁说的话?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理解的很好,那谁来说一说列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列宁具有临危不惧、遇险不惊、从容镇定的精神品质。

三、扩展

师:我们知道列宁第二次走小路是为了锻炼意志。课前你们也搜集了很多有关锻炼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谁来说一说。

生:积极说

四、总结

同学们搜集的真不少,学习了列宁的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也学会了很多,老师希望各位同学都要学习列宁的这种临危不惧、遇事不惊、随时随地都锻炼意志的品质。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德育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六组

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个学习园地。

教学目标

1、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措施本单元教学按搜集资料、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教学时数。10—14课时,

    86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