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注释

梦荧0分享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注释最新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

邹忌(zōu jì):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齐王:即齐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朝,早晨。

窥镜:照镜子。

孰:谁,哪一个。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

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

寝:躺,卧。

美我者:以我为美。

私:偏爱,动词。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纵横。

宫妇:宫中的姬妾。

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之:音节助词,不译。

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

受:给予,付予。

谤讥于市朝(cháo):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间:间或,偶尔,有时候。进:进谏。

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形貌昳( )丽 朝( )服衣冠 皆朝( )于齐

期( )年 时时而间( )进 窥( )镜

2、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 )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

3、对下列加黑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朝服衣冠 朝:fú穿戴

B.时时而间进 间:jiàn间或、偶然

C.能谤讥于市朝 谤:bàng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D.期年之后 期:jī不到一周(年)

4、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5、词类活用。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______语,“_________”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____________用法,“美我”即“_____________”)

③臣之妻私我。 ( 私:名词用作_____词,“_________”)

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闻:________用法,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6)王之蔽甚矣

7、与选段内容和写法不符的一项是( )

A. 邹忌欲言劝谏大事,但却从家庭琐事谈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从心理人情相通的角度,最终达到进谏成功的效果。

B. 齐王决定纳谏,谏分三种,赏分三种,不到一年,即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C. 邹忌运用类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王亦受蒙蔽,国事、家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

D.由于齐威王能虚心纳谏,所以齐国不战而胜,燕、赵、韩、魏都纷纷主动前往齐国拜见齐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王之蔽甚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暮寝而思之。

B. 燕、赵、韩、魏闻之。

C.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宋何罪之有?

9、选出对加点的词的解释和感情色彩分析正确的一项(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 “刺”,指责,含贬义;“谤”毁谤讽刺,含贬义;“谏”,下对上的劝告,是中性词。

B. 这四个词都有指责议论的意思,在文中都没有贬义。

C. “刺”“谤”“讥”含有讽刺的意思,是贬义;“谏”,劝告,没有贬义。

D. 这四个词在文中都有指指责讽刺,都是贬义词。

10、请列举一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11、填空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12、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13、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⑥陈涉者,阳城人也( )

⑦今者项庄舞剑( )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二、文言文阅读。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关?”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C.朝服衣冠 服:衣服 D.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朝廷

3、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5、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6、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9、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10、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二)江乙对楚宣王

《战国策》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②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①昭奚恤,楚国贵族,楚宜王的名将,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有较大影响。

②专属,单独地托付。

1、下列句中加黑词语,其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C.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D.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2、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求百兽而食之

天帝使我长百兽

子无敢食我也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A.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也不同。

B.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相同。

C.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也相同。

D.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不同。

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楚宣王问“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这个问题,表明楚宣王担心昭奚恤影响太大,自己将会受到昭奚恤的威胁。

B.江乙在他所说的寓言故事中表达的`含义是,北方是因为畏惧昭奚恤而畏惧楚宣王的。

C.“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王您不知道北方怕您,却认为他们是怕昭奚恤”。

D.“犹百兽之畏虎也”是在委婉地告诉楚宣王,北方怕的是您,因而昭奚恤对您没有威胁。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yì,zhāo,cháo,jī,jiàn,kuī。

2、D

3、D

4、D

5、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美我”即“以我为美”)

③臣之妻私我。 (私:名词用作动词,“偏爱”“偏袒”)

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6、(1)邹忌身长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交谈。

(3) 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缺点),使我听到的。

(4)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5)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6)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7、A

8、C(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B

10、如门庭若市。

11、①国别体 《战国策》。

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2、察纳雅言

13、①的人 ②的原因 ③人的 ④的话、的事情 ⑤的原因 ⑥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 ⑦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 ⑧的禾苗

二、文言文阅读。

(一)1、A

2、B

3、A

4、C

5、D

6、B

7、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8、“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9、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10、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二)1、B 2、B 3、B

猜你喜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训练

2.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3.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4.武城县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5.中考语文冲刺考试卷及答案

    86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