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经典案例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经典案例

成浩21254分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备课案例五篇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九年级语文教案1

《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 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第二课时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 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 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 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 哪些启示。

(一)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 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钦住进大观园 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 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 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 “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 “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二)

……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提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九年级语文教案2

《隆中对》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1. 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理解。

2. 有关历史人名及故事。

3.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课文朗读。(范读,齐读,指名读相关段落)

三、作家与作品。

1. 文章出处。(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 、吴的历史。)

2. 介绍关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散文。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3.文中当时的人物介绍:

曹操: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 (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07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

刘备: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

(相继投靠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

4.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5.解题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对”:回答,应对。

四、再读课文,弄准字音。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蹶(chāng 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胄(zhòu) 殆(dài) 沔(miǎn) 诣(yì)

五、利用课文注释或《教材全解》弄清课文大意。

六、自学效果抽查。

七、再次朗读体会。

八、作业。

将自学或抽查中重点的字词解释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朗读激趣。

学生自选你最喜欢的一段当堂朗读。

二、抽查消化情况。

昨天作业本上字词的抽查。

三、文章脉络。

1、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 一论曹操——不可争锋 未出茅庐而

2、徐庶推荐诸葛亮 二论孙权——为援不图 知天下天分

3、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三论荆益——天所以资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孔明之重要性) 四论策略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四、逐段深研。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

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

②为下文作铺垫。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

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1.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1.“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1.小说 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从很多细节上进行文学加工,如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以衬托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3.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新课 标第一 网

一论曹操 军事优势——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

二论孙权 地位巩固——已历三世 地理优势——国险 政治优势——民附,贤能为之用

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益 (荆州) 地理优势——用武之国 交通便利(易攻难守) 政治形势 ——其主不能守(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 结论——可争,但作为根据地不保险。

(益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结论——可图,作为根据地。

第五段:侧写羽、飞,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五、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2题

第三课时

一、深入探讨。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蓝图:“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

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刘备是持肯定、赞同的观点。诸葛亮是个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二、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三、拓展练兵。

1.通假字: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②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词类活用:

①名作动: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壶盛。

信义著于四海:信,讲信用。

②名作状。: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西和诸戎:西,向西。

3、一词多义:

①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②因:因屏人曰——于是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因此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

④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⑥谓: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曰——对……说

⑦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⑧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4、句式:

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⑷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⑸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5、古今异义

顾 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凡 古义,总共。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立。

殆 古义,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危险。(百战不殆)

日 古义,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太阳或日子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 箪食壶浆 挟天子而令诸侯

五、用法迁移。

将下列字组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以己度人

六、视野扩展。

收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成语或名句。(每生至少收集3条)

九年级语文教案3

《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

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无与伦比怒不可遏 曙光 伫立凝视 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 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

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

(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坏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九年级语文教案4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资料补充法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情境创设法、资料补充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教师筛选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及相关录音、视频等。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戴望舒、现代诗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课前熟读诗歌,课堂上赏析、朗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010年的5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劳动节,还是上海世博会胜利开幕的日子(屏显图片)。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中国人兴奋欢乐的时刻!中国展现出青春而富有活力的面庞。今年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诗,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再次走进那段烽烟岁月,感受切肤的沦亡之痛,表达我们对耻辱过去的纪念,也表达我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

二、其人其诗: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2.资料助读:(投影显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着名诗人。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中题壁》。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的意愿,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1950年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望舒逝世的消息和胡乔木亲自赶写的《悼望舒》一文,说:“我为中国丧失了一个决定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而悲悼。

九年级语文教案5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感情诵读,品味语言,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锦幛(zhàng ) 荇藻(xìng zǎo ) 蓬蒿(Péng hāo)

蘸着(zhàn)轻抚(fǔ)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赴法留学回国后,1936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在副刊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并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他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预习质疑:读了这首诗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试写在下面。

【课内探究案】

情境导入,目标明确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土地的誓言》吗?还记得我们看过的日本侵略我领土,屠杀我人民的惨不忍睹画面吗,如果大家忘却了,就请再看一遍,(多媒体显示画面),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亿万中国人被魔掌蹂躏,大好河山被铁蹄践踏,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的抗争,“雨巷”诗人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潮流中,不久,被捕入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备课案例相关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语文教案案例五篇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新修订教案案例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参考教案案例五篇

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版授课必备教案参考五篇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新修订推荐教案案例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新编五篇

九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授课必备教案范文五篇

202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的的最新教案分享五篇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下册新编汇集五篇

    8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