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知识百科 > 动物知识 > 怎么养殖貉子貉子的生活习性

怎么养殖貉子貉子的生活习性

小龙0分享

怎么养殖貉子貉子的生活习性

貉子具有针毛长、底绒丰厚、细柔灵活耐磨,光泽好,皮板结实,保温力很强的特点。因此很多养殖户会选择饲养貉子,那貉子要怎么养殖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貉子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貉子的养殖方法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根据貉的繁殖状态,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饲养时期。成年公貉准备配种前期为10~11月份,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配种期为2~3月份,恢复期为4~9月份。成年母貉准备配种前期为10~11月份,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配种期为2~3月份,妊娠期为3~5月份,产仔哺乳期为4~6月份,恢复期为7~9月份。幼龄貉哺乳期为4~6月份,育成期为7~11月份。包括幼貉和成貉的饲养管理,而成貉的饲养管理又分准备配种期、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和恢复期等。

育成期幼貉正值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防暑和预防疾病。食具每天清洗,室中粪便和残食及时清理,以防腐败。注意笼舍的遮荫和通风,保证充足饮水,预防中暑。9~10月份以后,幼貉已长至接近成貉体型,应进行选种工作。选种后,种用貉和皮用貉分群饲养。种用幼貉的管理同准备配种期的成貉。皮用貉的管理应注意在室内铺垫草,以利梳毛。固定好食盐,及时清理粪便,以防被毛被食盆打翻时流出的饲料和粪便污染,发生缠结,尤其是皮用貉更应注意。

成貉饲养管理。前期日粮以吃饱为原则,动物性饲料不应低于日粮的。增加含脂率高的饲料,饲料应多样并给充足饮水。在准备配种期应注意防寒保温,搞好环境卫生,常备饮水。准备配种后期应据貉的体况对日粮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全价动物性饲料,补充一定量维生素,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喂适量的麦芽、酵母、维生素A、维生素E等,自10月份开始每隔2~3天可少喂些刺激发性的饲料,如葱、蒜。从12月份开始每天喂1次,到1月份后可天喂2次,清晨可喂日粮的40%,晚间喂60%,在准备配种期应注意防寒保温、搞好环境卫生、常备饮水。

配种期貉日粮应具有全价性,其中粗蛋白及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要得到满足,公貉的日粮要以肉、鱼、乳、蛋为主,要加强舍内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更换污染的垫草,控制配对时机,最好在饲喂前后半小时以后进行。

妊娠期的管理主要是给母貉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胎儿正常发育。为此,貉场应保持肃静。禁止参观和喧哗。搞好卫生,做好产前室内消毒和保温工作。注意观察貉的食欲、活动和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有流产征候的,应肌肉注射黄体酮15~20毫升,维生素E 15毫升,以利于保胎。

泌乳期为促进泌乳,可在日粮中补充乳类饲料,除在日粮中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外,饲料调制要细、喂给粥料不应控制数量。当仔貉开始爱食或母乳不足时可人工补喂,将新鲜的动物性饲料绞碎、加入谷物饲料、维生素C,用奶调均补喂。

恢复期的饲养管理。公貉配种结束后至性器官再度发育,母貉从仔貉断乳分窝至9月份,分别喂饲配种期和产仔泌乳期的日粮,以后再喂给正常的恢复期日粮,此期日粮中的动物性饲料比例不低于该时期月份后,日粮中的动物性蛋白质须增加。

貉子的外形特征

貉略小于狐,被毛长而蓬松,外形粗短,肥胖,嘴尖细,四肢细短。前足5趾,第一趾短,行走时短趾悬空,四趾触地。后肢狭长,后足具4趾。尾蓬松。成年体重6—7公斤,体长45—65厘米,尾长17—18厘米。个别貉体重可达10—11公斤,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不同季节,貉的新陈代谢程度不同,体重也随之变化。

貉的毛色因种类不同而表现不同,同一亚钟的毛色其变异范围很大,即使同一饲养场,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毛色也不相同。

乌苏里貉的色型:颈背部针毛尖,呈黑色,主体部分呈黄白色或略带橘黄色,底绒呈灰色。两耳后侧及背中央掺杂较多的黑色针毛尖,由头顶伸延到尾尖,有的形成明显的黑色纵带。体侧毛色较浅,两颊横生淡色长毛,眼睛周围呈黑色,长毛突出于头的两侧,构成明显的“八字”字形黑纹。

黑十字型:从颈背开始,沿脊背呈现一条明显的黑色毛带,一直延伸到尾部,前肢,两肩也呈现明显的黑色毛带,与脊背黑带相交,构成鲜明的黑十字。这种毛皮颇受欢迎。

黑八字型:体躯上部覆盖的黑毛尖,呈现八字型。

黑色型:除下腹部毛呈灰色外,其余全呈黑色,这种色型极少。

白色型:全身呈白色毛,或稍有微红色,这种貉是貉的白化型,也有人认为是突变型。p副标题e

貉子的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貉经常栖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丛以及土堤或海岸,有时居住于草堆里。喜穴居,多数利用岩洞、自然洞穴、大木空洞等处,经若干加工后穴居,或利用獾、狐狸、狼等兽类的弃穴为穴,也有个别貉自行挖洞营窝。

群居性

貉同种间很少争斗,通常1公1母成双穴居,但也有一公多母和一母多公的同洞穴居。产仔后,双亲同仔兽一起穴居到入冬以前,待幼貉寻到新洞穴时,幼貉离开双亲。

活动行为

貉的活动范围很广,常在半径6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夜行性强,白天多在洞穴中睡眠,或到附近隐蔽处休息,傍晚和拂晓出来觅食和活动。家养貉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活动不灵便,行走不快,多以直线行走,每昼夜达3~4公里。

貉听觉不灵,多疑,常在洞口作不规律的走动,使足迹模糊不清,以迷惑敌人,但不如狐狡猾。平时表现性情温顺,反映迟钝,但在捕捉小动物时,则反应灵敏,凶相毕露。

貉能巧妙地攀登树木,也会游水捕鱼,在敌害追击时,往往排尿,随后排粪。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抓貉提尾时也有排尿行为。

貉有定点排粪的习惯,比较爱清洁,这种定点排便的行为,即使同穴群居的几个个体,排粪时都到同一地点,使该处粪便越积越高,臭味越来越大,因而有“溜粪成山”之说。排粪地点一般距洞穴2~6米。熟练的猎手往往根据嗅到的粪味发现和捕猎貉。貉在家养条件下,也有定点排便的习惯,一般排到笼的某一角落。但有个别貉有向食槽或水盆内排便的恶习。貉喜欢饮清洁水,当饮足后,用足趾将洁水弄脏,然后走开。

冬眠和半冬眠

貉在秋季食科丰足的条件下,营养丰富,皮下积蓄大量脂肪。进入严冬季节,由于食科缺乏,气候恶劣,貉活动减少,吃食很少,新陈代谢缓慢,以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呈现出昏睡状态的非持续性冬眠,称为冬眠或半冬眠。冬眠维持期从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如气候偏低,也可延续到3月初。如天气转暖,可提前出来觅食。貉在人工养殖时,冬季食量减少,但不具备冬眠的昏睡状态。

食性

貉食性杂,野生状态下,以鼠类、鱼类、蚪类、蛙类、鸟、蛇、虾、蟹等,以及昆虫类,如甲虫、金龟子、蝗虫、蜜蜂、蛾、鳞翅目的幼虫等为食。也食作物的子实、根、茎、叶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有的还食狐吃剩的兔的尸体,还到村边、道边食人和畜禽的粪便。

换毛

貉每年换毛1次,2月份开始逐渐脱换底绒,8月份长出毛绒,11月中旬冬毛生长终止,是貉成熟的最佳时期。幼貉从40日龄以后开始,脱掉浅黑色的胎毛,3—4月龄时长出黄褐色冬毛,11月份毛被成熟度与成年貉相近。

天敌

貉的主要天敌是狼、猞猁等猛兽,凡有狼出没的地方,貉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在早春,貉的减少尤为突出。貉、獾生境相似,彼此相睦,冬季貉、獾同居,很少发生争斗现象。

生理常数

貉的体温38.1—40.2℃,脉搏70—146次/每分钟,呼吸23—43次/每分钟,红细胞584万个/立方毫米,白细胞12.052万个/立方毫米。

生长繁殖

貉的寿命8—16年,繁殖年龄7—10年,繁殖最佳年龄3—5年。貉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春季发情配种,个别貉可在1月和4月份发情配种,怀孕期60天左右,胎平均6—10头,哺乳期50—55天。

看过“貉子的生活习性”

    81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