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的优秀学生作文:审美人生

丰羽 1172分享

  要谈起审美人生,我们需先明确什么是美,美是什么。什么是美蕴含着对美的事物的认知,美是什么则关涉对美的本质的把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美的优秀学生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审美人生

  高2019届3班 王丁仪

  要谈起审美人生,我们需先明确什么是美,美是什么。什么是美蕴含着对美的事物的认知,美是什么则关涉对美的本质的把握。我们可以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美的,生活中的俊男靓女是美的,梵高与莫奈的印象派油画是美的,甚至《巴黎圣母院》中那丑陋的敲钟人,他的心灵也是美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美的事物丰富多样,各美其美。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从抽象概念出发来对本质下定义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要解决问题,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关于美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与出于本能需要的动物生产不同,人类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创造。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目的、理想、力量、智慧与才能等)得以对象化,美感就此产生。正是在此理论前提下,本文所言的审美人生,就是指在人生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能够得以确证和实现,人也因此获得了自由创造的愉悦即美感。我们要以审美的方式对待生活,借此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使世界更加美好。

  说到这里,我们可否反思,为什么现今我们要大力倡导审美人生呢?我想,是因为我们缺乏这样的能力和意识。而造成这一问题原因有两个,一是当下的社会极度浮躁,比如人们都习惯于将不恭当个性,把愚昧当德行,拿偏见当原则。另外,便是大众审美的弊端。剧作家廖一梅曾写道:“大众审美是狗屎,但我说的大众审美不是天然的、淳朴的、真正的普通人的审美,而是被商业操纵,被意识形态控制,被故意以各种目的规划引导的审美。因为产生原始的、质朴有力的大众审美的社会结构已经消失,所有的传媒,电视,报纸,网络,时尚杂志推销的审美全部来自于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我们的喜好,不正是被传媒处于商业需要甚至政治需要而制造出来的一种风尚么?越来越多的整容脸出现,好像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瓜子脸已经成为了一种审美标准,我们忘记了厚嘴唇的舒淇,单眼皮的刘雯,高颧骨的杜鹃,忘记了太多自然却有力的美。可大众审美就是这样趋近于单一的观念,在这整容成风,伪文艺泛滥,物质过剩情感过剩的时代,台湾歌手林宥嘉和陈珊妮这样唱道:“这微整形的宇宙,美丽过剩的哀愁。未来少年的标准,是不像诗的文。未来少女的标准,是一眨眼的梗。整个时代显得毫不掩饰,推销那点心事,装饰那点无知……”

  一位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发出疑问,人生到底有无意义?不止如此,毛姆也在《刀锋》中质问:“生命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是否只是无常命运中一个悲哀的错误?”米兰·昆德拉同样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反问:“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这些都是未知,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人们总是赋予生活肯定的、积极的意义。可能是出于对于死亡、未知的恐惧,或者是为了有理由,正当地,有尊严地生活下去,避免成为那渡河而死的狂夫。而当我们被强加生命有积极意义的观念之后,在感受到生活无意义之处时,我们会彷徨、痛苦、怀疑生活甚至怀疑自我,不可否认,这是必然的。同样,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的人生将会充斥着公共的成功标准和公共的幸福标准,它无时无刻不要求、胁迫着你,把你规范成应该成为的样子:三环以内,有房有车,工作体面,商业精英,行业白领,家庭美满,儿女孝顺,白天爱岗敬业,晚上性生活和谐。与此同时,媚俗应势而生。米兰昆德拉说:“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这点不假,现代社会把庸俗生活变成制度,变成时尚,变成广告牌上的美丽画片。多少人在此迷失了呢?关于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作者在原文中这样回答:“没有,人生没有意义,我们要自己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法国哲学家福柯说过,人的概念,人的本质,是由许多历史偶然性造就的规则建构的。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一条仅供自己走的路。就如尼采所说,“我要用酒神精神为我的生命赋予意义。我要狄俄尼索斯的狂欢,过危险的生活,这是从存在中获得最大成果和最大乐趣的秘诀。”莫言在《饥饿与尊严》的一文中,讲述了他儿时因为饥饿而和伙伴们一起学狗叫取悦有钱人从而得到食物的事情,事后他遭到了长辈的训斥与教育。人确实不能因为饥饿而丧失尊严,尊严是立人之本。熊培云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法国巴黎的墓地和书籍。他说,拉丁区是巴黎的精华,巴黎是世界的拉丁区。在这样一个自由诗意的国度,人们重视死亡,重视知识,墓地和书店一样随处可见。不同于中国阴森恐怖的墓地,巴黎的墓地温暖而又诗意。也许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基底之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作家哲学家,比如我偏爱的杜拉斯、兰波、波德莱尔、福柯、萨冈、萨特……才子才女,风流不羁。其实,通过这个文化差异,更需要我们意识到的是,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是不尽相同的。当我们被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县,一栋房屋,我们的眼界会不狭隘吗?世界上的国家如此之多,城市更多,区县更不用说,如果要算出究竟有多少种,可能会和NP类数学问题一样复杂,并且数字极其庞大。世界上存在着无数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事情,我们的眼界要放宽、放远。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国家属性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但是在丹麦哥本哈根却存在着一座无政府主义自由城,克里斯钦自由城。这里自1971年开始独立,目前人口为一千左右,这里的人们没有国籍。并且这里实行公社制服,反对私有。没有投票,是共识民主。没有领袖没有当局。但是很多人会把自由城与大麻联系在一起,因为有条街道上全是大麻味,所以认为自由城里的人都是瘾君子。事实并非如此。在丹麦,大麻是不合法的;而在自由城,却是合法的,所以那些大麻交易都被转移到自由城进行。实质上,自由城里的人和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并没有什么古怪之处。我们就像被困于水草的小丑鱼,水草之外是更广阔更神秘的世界。

  总而言之,要对美有认知,要学会自我的审美,要明白人生的审美。这句话到底是要说给谁听呢?不就是我们以及当代问题重重的年轻人吗。甚至有人自嘲“中年危机”“空巢青年”,也躲不过被冠上“废青”“鲁蛇”的称谓,最近还被诟病“比中年人还油腻”。的确,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打通现下的污堵,撕碎蒙眼的壁障,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我希望我们可以从审美中获得反抗与改变的力量。

  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73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