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

庄宇 224分享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靠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数学学习的主题就当是基本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有价值的不仅是概念本身,而且包括在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有些老师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就单纯地让学生进行记忆,有些学生对概念、公式能倒背如流却在运用时不能正确地运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也必须加入到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概念,首先让每个学生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动手量一量它的边长,摸一摸它的面的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小正方形有多大,再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跟它的大小差不多。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指甲面,自己身上的扣子,还有教室里开关的小按键等等,充分感受到了这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这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这样不单靠教师的讲解,而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想像、交流、推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形成,学生就真正地形成了表象,建立了1平方厘米的概念,会灵活地运用。

  然后让学生动手去量一量,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就个小正方形去测量它的面积。在学生能真正理解了1平方厘米的含义时,再让学生联想10个、100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有多大,猜一猜,试着比划一下。在学生有了比较模糊的印象时再出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感受到1平方分米有多大。

  在学生对1平方分米有了清楚的认识时,让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操场的面积或是广场的面积,(方便吗?)试着让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平方米有多大,同时也收获了创造的成就感。

  接下来让学生对实物进行估计测量,形成空间观念。出示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进行估计,并交流估计的结果,再进行测量验证。

  在这里,单位面积概念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注重形式化的表达,而是让学生通过系列的思维活动,将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变成再认识和形成观念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经历生活经验的回忆、实物观察活动、操作活动、想像与交流表达的过程,是学生形成数学观念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偏重于对结论的解释和整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缺少进行侧重于探索性、发现性的数学思维的机会。概念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意识,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根据自己的体验,建构有关的数学概念。下面是我们课题研究组的老师,在引出圆周率概念时进行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 猜一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半径或直径)

  2、 测量圆的周长

  师:(课件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家看,谁的直径最长,谁的直径最短?

  师:让它们滚动一周就得到它们各自的周长,再观察一下,谁的周长最长,谁的周长最短?

  师:你们发现这3个圆的直径与周长是怎样变化的?

  师:大家想想,圆的周长肯定与圆的什么有关?(直径)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自己探究。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工,活动要求:拿出上节课剪好的不同直径的圆片,用你喜欢的方法量出它的周长,并计算出那个圆片除以直径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数据填写在老师发给你的表格中。

  3、 学生测量、汇报计算数据

  师:从他们汇报的数据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就说明

  圆的周长与直径肯定是有规律的。同学们刚才在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时,之所以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是因为在测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差,电脑的测量是非常精确的,我们再来看看电脑中这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三倍多一点的关系呢?(课件演示周是和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猜测、测量、计算、讨论、课件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几见)

  师;大家发现,在这三个圆中,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换成其它的圆来测量或计算的话,同学们还会发现,它们每个圆的周长还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4、 引了圆周率的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教师强调:圆周率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是一个倍数。(课件播放祖冲之小资料)

  师:通过老师和这则小资料的介绍,你对圆周率的知识有了哪些了解?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充分体验圆周率的这一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主探索概念的过程,是不断深入、不断发现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对几何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注重概念的运用

  新课标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谓有价值的数学,就是指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必须为生活所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运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我带着全班同学进行了一个套环游戏,结果男生套中15次,而女生只套中12次,老师提出问题:“这场比赛谁获胜?”“男生、男生……”当老师正要宣布男生获胜时,女生嚷开了:“不公平,不公平……”老师问:“为什么不公平呀?”“他们人多些。”“那怎样评判才公平呢?”老师继续发问。同学们先沉默了一会,教室里继而开了锅,有说男女生各选出相等的人数再比一次的,有的说看谁没套中的次数最多就算输了……“看谁的命中率最高”突然教室里有人提到命中率。“那什么是命中率?命中率怎么算?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容易比较谁输谁赢?”在教师一连串的问题中引出百分数。

  这样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引入百分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通过谁输谁赢这一情境问题的解决,不断完善学生对百分数的感知,最终较好地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达到真正地理解百分数的好处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一目的。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百分数时,教师继续提问:“生活中的百分数无处不在,你能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亮相,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出手中数据的意义,说意义时,他们不但能就数据说数据,还能由此说彼,拓展思维。学生说到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人体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等等,一节课下来,老师都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生活中的知识。这样用生活中的数据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用生活中的数据来丰富相对的思想,用生活中的数据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重点呈现小学数学概念的含义,加强学生的理解

  概念产生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认识事物伊始都是从感性开始,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性思维,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事物的一种公认定义.概念的特质就是抽象、理性、完整,概念分为和外延两种,但是无论概念的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挑战.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概念细细分解,呈现出以学生思维能理解的含义,随着概念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理性认识也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呈现小学数学概念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图画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时,分析每一句句子,并用具体的画面来说明,小学生对图画的理解肯定强于对文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图画内容进行自我总结,然后再与书本中的数学概念进行对比感悟,这样就能用学生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概念.以“圆”的概念教学为例,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作圆,教师可以用两支粉笔作图,一支粉笔不动,另一支的一头旋转画一圈.然后再让学生描述教师刚刚作圆的过程,当他们能用自己的理解说出圆是怎么形成的,圆的概念也就学会了.

  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体会,帮助建立概念

  抽象性是数学概念特有的性质之一,这也是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最难理解的地方,数学算术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学生通过演算能得出相应的结果,但是由晦涩的词汇和语句组成的数学概念却是虚无缥缈的,只是对数学知识的理性客观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对概念的主观体会,让概念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将抽象、虚无的概念转变为实物感受.比如,可以利用一些模型和道具,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观察,也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这种直观的概念教学要比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效率高得多.例如,在“图形与变换”的教学中将涉及旋转和位移的概念,小学生很难单从这两个名词的字面概念上进行理解,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纸片和剪刀剪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固定的路线移动就体现出图形位移的概念,再将一个三角形绕着一个点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就是旋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练习,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物相练习,有助于建立概念思维.

  三、加强概念之间的对比联系认识,促进形成概念系统

  小数数学概念学习的另一个难点就是雷同概念之间的区分和练习.很多小学生容易将相近的概念进行混淆,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连坐”的现象,一种概念没理解,相似的概念问题都会弄错.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可以说一个单元是一个系统,也可以说一本数学书是一个系统,甚至小学数学就是一个系统,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无法将之联系思考,这时教师就需要加强概念之间的对比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系统,明白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小数”“分数”“负数”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是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教师可将这三者做一个对比.这三者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是数,不同之处在于小数不是整数的数,分数是把单位一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负数是小于0的数.这样一对比就可以将关于数的概念串联起来,便于形成概念系统.

    73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