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质量

庄宇 224分享

  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对事物加以描绘,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和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具备正确表情达意的能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朗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及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增加朗读学习的时间

  教师若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改变,提高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个体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学校应当勇于创新,打破以往所秉持的教学理念,积极接受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让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小学生的朗读学习,创新和优化朗读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在时间上对持续40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给学生准备大约5到10分钟的时间用于朗读学习,学生可以开口大声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将个人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完美的结合。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苏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这一章节时,可以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利用5分钟的时间,使用朗读的方式把刚刚所提炼出来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整合到这篇课文当中,并通过个人的朗读行为对所学的语文内容进行升华,给学生一些比较明确的朗读学习提示,并使用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进行语文朗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朗读教学的质量进行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朗读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学习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多开展各种类型的朗读活动,并按照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自愿地参与到课堂上的朗读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运用表演朗读法进行朗读教学,引导学生一边进行表演,一边进行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来更好地对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加以理解,而在讲解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教师则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来进行朗读教学,鼓励学生在朗读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之后,主动举手起立,并向其他的学生描述庐山的美丽景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真正成为朗读情境的创设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使用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最积极的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算教师不提出任何要求和任务,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朗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使用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朗读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教师应当利用朗读来促进学生和课文进行交流,使学生可以全面感受到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有了收获以后自然会更愿意进行朗读。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当中可以多利用图片、录音、视频和歌曲等多种教学途径,给学生们创造出一个非常真实的立体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朗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小动物们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小动物们在做什么,然后按照每个图片及动画中的意思去课文中一边朗读,一边寻找,在图片和动画的帮助下,学生会产生令人惊奇的朗读积极性,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情感培养策略

  (一)了解背景知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培养学生朗读情感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在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后,用准确的语言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教授具备充分感染力时,学生就能有效捕捉到文章的情感信息和主要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文章作者对话,在朗读过程中也能更富有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朗读前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创设出文章中描述的写作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置身于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之中,体察作者的情感。教师也需要示范朗读一遍,让学生观察自己流露出的情感和语气,指导学生在朗读时集中注意力,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表达内心的声音。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黄果树瀑布》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当学生在心中确立起黄果树瀑布的形象时,在朗读中也能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评析关键词句,进行重点理解

  在文章中,并不是每句话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甚至有些文章还会出现一些情感变化。为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清晰地察觉文章的情感,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根据词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再把词句结合内容进行思考,准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感情变化和主要情感。还是以《黄果树瀑布》为例,文中有一段文字“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其中“腾空”一词,足以体会雨雾的那种轻盈状态,朗读到这里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用比较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后面又接着写“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从“泻”字上,就能看出黄果树瀑布的镑礴气势,语气自然要更加激烈,彰显出作者的澎湃心情。把一些重点词句提取出来分析,能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体会文章情感。

  (三)体察学生个性,结合实际生活

  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对事情的情感认知也各有差异。对于教学内容和情感,学生也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对此,教师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合理的想法要加以尊重,对于一些病态的思想要进行纠正和劝导,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其实课文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具备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想象和父亲分隔两地,难得见面,而自己给父亲留下一些表达思念的花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的时候强调学生把这份真挚的感情通过语气、声音和停顿流露出来。

  (四)把握文章主题,紧随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一般都具备教育意义,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主题也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是文章情感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带引学生一步一步跟随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让学生在一种情感基调中进行朗读。教师在讲解完文章主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领悟的时间,在反复练习中准确拿捏朗读的情感。

    73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