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要怎么教

庄宇 224分享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陶冶情操,奠定语文知识基础。但是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朗读教学,甚至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一、目前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照着书本朗读,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教师对于朗读只要求学生大声读、读准确,很少有教师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朗读教学训练。不同体裁的文本有不同的朗读要求,每一句话都应该根据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读。

  例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于小学生来讲第一个难点是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文化,第二个难点是体会诗人王维在异乡思亲怀乡的思想感情,那么学生就应该用沉重失落的语气进行朗读。朗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有的教师很少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与点拨。小学生因为经历有限,很难迅速通过文本语言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过程中难免没有感情色彩。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有效掌握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朗读训练最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积累,但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而且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同,教师也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在《孔子拜师》的朗读中,有的学生将孔子与老聃先生的对话读得很平缓,没有表现出孔子的谦虚与诚意以及疑问。朗读并不仅仅是还原文本,更重要的是在朗读中有所思考,清楚朗读的目的以及朗读文本的层次性与方向感。有的教师只是要求学生一遍遍重复朗读,学生并不能体会到教师的用意,同时也会产生懈怠情绪。如《金色的草地》一文需要学生重复朗读几遍,先了解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再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二、朗读训练的策略

  1、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以身为范

  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是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朗读训练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尽可能地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朗读的重要性。

  二是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技巧的学习与练习。系统性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朗读示范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三是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带领学生朗读名家名篇或者有趣的诗歌故事,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2、进行系统性的朗读训练

  一是建立学生个人的朗读训练卡,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有的学生平翘舌不分,有的是音读不准,还有的是声调读不清。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吐字清晰,朗读准确,再要求学生从文本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要求学生与文本合二为一,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二是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培训,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同时教师应该营造班级朗读氛围,开设每日朗读、朗读角、朗读活动等,让学生在一次次训练中得到提高。

  三是重视朗读训练后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既要按照具体的朗读要求进行,同时也要多鼓励、支持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在互相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

  3、注重朗读的多样性与思考性

  一是以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教师范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学生齐读或者领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快速了解各个人物形象。

  二是朗读应该具有层次性与目的性。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意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是朗读应该具有思考性。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或者带着问题进行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

  小学中年级教材中长文、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都可能有一种较难懂、较难读、较难理解等的感觉,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及时示范性朗读来解决。例如在教教古诗《暮江吟》时,教师导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是露似真珠月似弓,多么美的夜景啊!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接着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把九月初三夜晚的幽静,美丽读出来,强调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然后小结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因为大家都能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方法。好的范读不仅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了学生,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朗读方法的指导

  二、设计朗读形式

  适当的、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朗读形式,主要由朗读要求而定。

  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以由几个人或全班全组接续读。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可以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刻、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文,可指导学生小声自由朗读。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性强或对话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朗读。例如在教《一枚金币》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受不了”和儿子的“受不了”时请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会“怎样”说,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为了强化记忆,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语句也可以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做到先扶后放,刚开始可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

  学生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受感染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语言进行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研读中体验感悟语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感情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必须从品悟语言着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通过对关键词的咀嚼,对情景的想象,与文本亲密接触,感受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走月亮》“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看到抱着月亮的小水塘。我通过图文结合紧紧抓住“抱”字。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现每个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抱着月亮。再接着让学生通过小水塘都抱着月亮联想到妈妈抱着孩子的动作,接着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给大家怎样的感觉?指名回答,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到“温暖、温馨”。再让学生把这种温暖,温馨的感觉读出来。

    73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