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要怎么提高

庄宇 224分享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和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日后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语文阅读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是上述能力形成的基础。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忽视了阅读的内涵,注重单句、词的理解

  语文的阅读具有整体性,注重从整体的思想和写作风格影响学生,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当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成绩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某一文学作品时,教师往往注重总结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在单个句子和个别词语上做深入的研究,过于强调作者在某一句话上所总结出来的思想感情,这种阅读方式打破了语文阅读的完整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速度,但是在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能力的培养上都不具有影响意义,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降低了阅读效率。

  2.课程模式传统,以学生为主成为形式

  小学语文的教学在近年来有了较多的创新,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彻底,在很多的学校语文的阅读课成为形式,忽视了阅读的意义,简单将语文的阅读当成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进行单纯的独立阅读,但是阅读效果如何,知识是否进行了分享都无从知晓,教师主导的阅读课堂只给了学生较少的锻炼能力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思维的拓展,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团队协作能力也较差,在很多方面没有摸索到阅读课的教学真谛。

  3.注重单纯阅读,缺乏写作训练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作正确的引导,只注重学生的单纯阅读,但是对于写作的训练较少,对于读书笔记的要求也较低,学生在阅读过后如果不进行笔记的整理,阅读内容很快就会忘记,在脑海中的印象就不深,而对于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好词好句,凭单纯的脑力记忆也很不现实,只有整理下来成为自己的内容,并加以训练,使得所学知识可以得到良好运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率

  1.改变课堂形式,注重自主学习

  当今新课改的一大要求和目标就是授课时以学生为主,给学生更多的课堂锻炼机会,所以在阅读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成果,还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朗诵比赛,比如像是诗歌类的、散文类的,在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其真挚情感,这样的自主讨论和分享的方式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得课堂打破了原本沉闷的模式,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也自然会提高。

  2.重视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想写出出彩的文章,一定的文化积累是必需的,但是只是将文章存在自己的脑海中而不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故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在阅读的同时加以写作的训练,例如,在日常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进行写作,如对于某一类事物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在当今的小学作文中应用也较广泛,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可以模仿作者的写法,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久而久之,这样模仿练习的内容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考试或者日常的写作中也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了。

  3.在阅读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阅读工具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学习速度快的年龄段,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在阅读时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便可在阅读中学到很多的知识,例如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去进行学习,可以通过查词典的方式来攻破文章中不认识的字词,或者通过电脑等工具来进行知识的科普或者拓展,在这些阅读工具的使用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为学生的学习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中吸收有益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文化世界,挖掘到阅读的真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教师示范讲读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这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用声音再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阅读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作为一种唱、耳、口、脑共同参与协同活动的一种综合活动阅读方式,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加上一定的技巧,使文字本无法表达的情感充分流露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作品的影响力,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中,朗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组织学生认真听好示范性朗读的录音,如在《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着极其动人的情感,如泣如诉。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遗像、纪实录相伴和着富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到催人泪下的悲痛场景中,去感知当时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崇敬而又悲痛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感情朗读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以激发学生渴望朗读的愿望和热情,也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尝试,对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连锁效应。第二步,严格训练读音,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包括声、韵、调要正确清楚,音节界限分明。第三步,运用一些技巧,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达到朗读的声情并茂。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语文文字的内涵以后,应对朗读的话速、停顿、语气、语调等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示范,通过熏陶渐染,潜移默化,才能使学生明理悟情,提高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二、结合默读教学

  什么是默读呢?所谓默读就是指一种不出声的读,也称“心读”。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阅读方式。

  默读有别于朗读,默读时,当眼睛感受到文字符号后,由视神经传到大脑,大脑直接进行思维活动,它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的监听,所以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有助于对内容的思考与理解。

  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边思考,边默读,就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加以归类、概括、组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挖掘。

  三、精读

  什么是精读呢?所谓精读就是指精细地读,深入地读,这是从读的理解程度和要求上划分出来的一种阅读方式。

  精读,要求对读物咬文嚼字地仔细研读。不仅要逐字逐句反复琢磨,而且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全篇,从而理清脉胳,抓住重点,理解内涵,体会写作特色。语文教材中的讲读课文就应采取精读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段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会桂林的水美丽景色: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体会作者的感受。教学中,引用逐句精讲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教学第三段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会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使作者产生惊奇之感和赞美之情。通过这样的品词析句,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加深了,对桂林山水的美景如临其境,自然能悟出作者的心境。

  精读能挖掘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层内涵,能使人开动脑筋,学会抓住重点思考问题,抓住体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语句,对理解课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略读

  略读刚好与精读相反,阅读教学除了精读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略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这是一种快速地、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阅读方式。略读的特点是了解文章的全貌,领略梗概,抓住关键语句。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就要抓住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这八个字,以这句话为线索进行略读,既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又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73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