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庄宇 224分享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备课要有效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文本解读准确深入。教师要能动地有个性地解读教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必须根植于对文本的深入体验感悟,将教材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脱离原文的个性化理解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教师要将教材读“厚”:一是读懂,明白作者意图和编者意图,与作者和编者充分对话;二是读出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思想;三是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作品、评论等;四是为学生而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重点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推敲、揣摩、体味语言文字,做到将学生可能有的体验、感悟了然于胸。内容安排适度、适量。在一堂课中学习内容过多,要求过高,学生就会难以消化;如果内容过少,要求过低,又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老师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曾出现面面俱到的现象,觉得有许多语言点可以进行教学,如一些特殊标点的作用,许多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觉得都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发展都有帮助,从认识和感情上来说有点舍不得。但毕竟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什么都抓,什么都学,只有抓住一两个最有训练价值的,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果。

  二、课堂板书要有效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少教师课堂板书不详细、不及时,或干脆取消了课堂板书,我感觉十分不妥。课堂板书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适时书写的,它将一节课的知识系统简要勾勒出来,给学生一种自然生成的感觉,让知识的形成过程顺理成章,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语文教师的板书犹为重要。从有效的角度考虑,低年级教师在板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工整,美观、正确,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高年级教师板书要精练,提纲挈领,要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板书更要注意细节,如:板书时以尽量不挡住学生观察视线为益。

  三、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效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而且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

  四、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例如:学生练习以前要组织到位,不应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指令,干扰学生活动或造成活动的无序性。)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在教学时,可针对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学语言十分亲却,经常提醒学生的座姿和书写习惯,做到了教学活动组织有效。另外,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生,而应关注所有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点,关注全体听、说、读、写、书,多给全体学生思考、想象、体验、感悟的机会和时间。

  五、学生讨论要有效

  随这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教师经常运用到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如何让讨论有效?课前,教师应该给每组指定小组长,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在很多课堂中,学生的讨论看似热闹,实际上因为组织无效,学生有的相互推辞,有的根本就说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结果讨论时间白白浪费。

  六、课后练习要有效

  课后练习不在多,而贵在精。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语文课的导入部分十分重要,它关系整节课的成败。导入新课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导入方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导入。导入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我们经常采用的新课导入方法有故事揭题法、表演演示法、名言启迪法、榜样感召法、儿歌导入法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采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导入新课,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六幅教学挂图,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兴趣,为学好《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二、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手段。因此,多媒体能将课文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收到令学生满意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教学《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了小作者心中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是亲切的教诲。”学生在课件的直观、形象的画面中,不由自主地去品味课文,感悟课文,对妈妈的爱体会得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产生妈妈爱我,我更爱妈妈的思想感情。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甚佳。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我们认为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多提出疑难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紧扣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质疑多问,课题中的“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教师经过引导,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解疑答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这样,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由此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那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四、品读感悟,深刻理解文本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承载着“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这一任务,而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并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掌握语言丰富的内涵,善于积累和运用。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仔细读,揣摩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滋养,受到情感熏陶和感染。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仔细品味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将”?什么是“相”?“和”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内容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精读、品味,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更加深入地感知和理解教材,使学生的想象思维有所创新。

  五、营造氛围,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努力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成为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知识获得的被动者。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热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充满信任的氛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感受到学习时的心理愉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通过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吸取别人的成功之处,加深自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以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73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