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语文预习有哪些方法

庄宇 224分享

  语文教学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的预习指导

  一、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预习内容,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一直是老师所布置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权利,就一定会削弱他们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优秀的、爱动脑的学生更是如此。然而,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他们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

  经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课上有针对性地检查和评价,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就会逐步形成,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对于语文课前预习,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教师在预习前可给学生一点目标和探索空间,从而激起学生认真预习的欲望。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按照预习的基本步骤预习,进而提高预习效率。

  1.自读自悟课文

  这是指导学生预习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读的目标即读准生字的字音,在此基础上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顺课文。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在课前理解的这些内容就成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就有了建构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就有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40分钟里学习需要老师帮助、点拨、引导的内容。

  2.根据需要查找相应资料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尤其要借助一些背景介绍、人物介绍等相关内容来帮助理解,从而在整体上感知。如学习《鲸》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去寻找有关鲸的资料,比如鲸的习性、生活环境等问题。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充分地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整个课堂也就会处于一个很自然、放松的状态。

  3.对课文进行质疑

  通过预习,学生带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种学习目的性十分明确。而学生的疑问,正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老师的解释、说明、点拨或者是和学生共同探讨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的自学自悟和教师的点拨、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4.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如给不理解的词语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波浪线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了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就会彻底弄明白。

  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

  1.教给学生预习的一般步骤。预习步骤的训练,就是以读书为主线的读书步骤的训练。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每预习一篇课文,做到“四读”:一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是再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三是默读课文,具体感知内容;四是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提出疑难问题。

  2.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预习方法。要进行预习,没有一定的方法是不行的。教师可用一两篇课文作例子,引导学生一起预习,教给他们利用字典释词的方法,寻章摘句理解句子的方法;怎样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质疑问难的方法等。

  3.养成持之以恒的预习方法。一是教师每提出一项要求,都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单项训练,以形成预习的习惯。如要求学生查字典,就要对学生进行查字典的训练,训练其计算速度。在班上开展查字典比赛等活动,激发他们查字典的兴趣,并培养成习惯;二是把预习的一般要求编印成“预习笔记”发给学生,让他们逐项去完成;三是从低年级起要求预习。

  二、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预习内容

  预习内容的设计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其中的重点,确定预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主次不分。还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预习内容设计要难易适度、分量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不同的年级预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应侧重字词句及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年级应侧重段落和层次及字词句段的组合关系,高年级学生应侧重篇章结构及单项读写重点训练项目。

  不同的课型预习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一类课文只要求一般了解就行了,有关文中的双基训练应在教师讲读教学中解决;二类课文除了要求掌握生字词外,应对课文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对课文形式有粗略的认知;三类课文要求掌握课文的中心与内容,并弄清文章的重点及训练目的。预习难度应逐类加深。

  设计预习内容除考虑年级特点和课型特点外,也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思维的复杂程度,进行综合平衡;注意整体性原则,做到整体局部相互兼顾。

  三、制订学习目标,明确预习要求

  布置预习需要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制订学习目标的依据是:首先,以新课标为准绳,不要求过高;其次,从整体着眼,即从语文双基、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发展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全盘考虑;再次,从实际出发,一是教材实际,二是学生实际;最后,便于检测,目标要定得具体,尽可能使用动词性短语叙述,以便通过学生的作业检验是否达标。

  四、保证预习时间,提高预习效果

  保证预习时间,是提高预习效果的前提。因此,把预习纳入课堂是解决时间问题的最好办法。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需要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坚持预习,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学应保证学生预习的时间,留足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了解学生实际的时间;教师还可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作好教学预测,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使教学真正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反馈信息

  检查是教师了解预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这样便于掌握反馈信息,抓住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破;可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逐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7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