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的自私心理家长的做法

书奇 1172分享

  自私是一个特别不好的行为习惯,过于自私的孩子还会帮随着其他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健康,家长应该处理好孩子过于自私的问题,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如何对待孩子的自私心理

  首先,家长要让幼儿感到自己生活在母爱、父爱或其他爱之中应该对亲人有所“回报”。每一个孩子都会主动回报爱他们的人的,愿意送给他们好东西,愿意为他们做事,可是,许多家长却不珍惜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或者是淡漠,或者是拒绝,有时是出于好心,不忍心要孩子的心爱之物,或不舍得让孩子做事。久而久之,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被磨灭了,到这时再说“这孩子真没心,真无情”已经晚了。

  其次,家长应引导幼儿关心别人,培养幼儿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家长自己先要是一个待人热情、关心别人、不自私的人,这样才能在幼儿面前有说服力。家庭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互相体贴、照顾,随时随地嘘寒问暖,从语言到行动让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美好善良的关系,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谦让的必要性,要使幼儿从小就学会“察颜观色”,看到别人感情变化,想到别人的心理和愿望,从而愿意做出让步,或者去帮助别人。

  例如,孙子在看电视,爷爷打盹了,妈妈不妨引导孩子,“看看爷爷怎么了?爷爷是不是困了?爷爷年纪大了,他要睡觉了,怎么办呢?”使孩子意识到应该关闭电视,让爷爷好好睡觉。妈妈对儿子的这种表现,应表示赞许。

  家庭中应将关心别人,为了别人做出让步,或为别人的快乐而做事等看做是平常的,是应该的,使幼儿养成自觉性,并形成习惯。

  在家庭中应该有这样一条规矩: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吃;即使是单给孩子的东西,也要训练他能给大人吃一点。大人在这时可不要推辞或假装吃。时间长了,幼儿会觉得,只有他自己应该吃,“给大人”也不过是装样子,或“好玩”;一旦大人真的吃了一口,他就会立即“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样的事太多了。幼儿暴露了他的自私心理,也暴露了我们家庭中不良习惯所带来的影响。

  家庭中还应形成这样一些常规:吃饭先请老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或客人坐下,盛饭先给老人或客人盛,好吃的菜摆到老人或客人面前;分吃水果等,要把好的、大的给老人或客人;不要影响别人做事,等等。习惯成自然,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大度、有教养、能谦让。

  2、3岁的幼儿很愿做事,家庭应利用这一特点,让幼儿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让幼儿分,拿出玩具请小客人玩,等等。

  大一点的幼儿,家长应给他出一些“难题”,例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水果有大有小,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别人弄坏了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等等。在引导孩子解决这些难题的时候,既不要以压制手段破坏了他的情绪,使他产生对抗心理,又不要放任自流,随便他怎样。而要顺其自然,他处理得好,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他处理得不好,家长应指导他,事后要与他耐心地谈一谈:为什么不能这样而要那样,为什么这样做不对。使他知道应该尊老爱幼,应该关心别人,应该谦让,应该有牺牲精神等等。

  奖励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的许多好品质都是在赞扬声中形成的。因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他很希望说自己是“好孩子”。许多教育家研究证明:精神鼓励的作用要比物质奖励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原因就是能避免一些物质奖励带来的弊病。家长对孩子能关心别人,有好东西让大家分享,或做出一定牺牲的举动,要给予肯定、赞许,但不要大惊小怪地予以奖赏。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不利于培养他无私的品格,反而会为了追求奖赏而去做事,一旦一次没有给奖,下次可能就不做了,这样,反而滋生了幼儿的利己主义。

  总之,家长一方面应该要求自己不自私,以正面形像影响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要从小事做起,去逐渐引导幼儿克服利己主义心理;家里还应养成良好习惯,使幼儿从小觉得就应该先人后己,使幼儿形成无私大度的品格。

  如何让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

  一、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用行动来告诉他们与人分享的好处,感受到给予和付出的快乐。比如家里吃苹果,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宝宝三个人,一人一个苹果。并且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分配,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无论吃什么都与家人分享的习惯。

  二、玩游戏克服自私心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帮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游戏,孩子们会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医生怎样照顾病人等等。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便为他人着想。

  三、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不要因为孩子的撒娇哭闹,就在他所有的要求面前百依百顺。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要有选择性的去满足,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父母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加以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四、鼓励孩子的人际交往

  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但是现在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邻里之间交往过少等原因,许多孩子整日一个人,就缺少与别人打交道的机会,这种孤独的环境就会导致以自我中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要鼓励和指导孩子与伙伴们发展友谊,多参与人际交往,让孩子体会到关心他人并且会从中得到快乐的感觉。

  五、利用情景来教育孩子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安排一些场景,当事情按照父母设计的场景去发生时,孩子如果出现错误做法时,父母要及时给予纠正。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关心别人,如果父母亲出现生病等情况时,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去做。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特性,还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六、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榜样。在平时的言行中,父母如果表现出对他人的帮助或热心、关心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也学会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请父母牢记,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别指望他会替别人着想。

  父母爱孩子,就要让他们学会去关心他人,不能做什么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要清楚,父母过度泛滥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别用自己的无私换来孩子的自私。

  孩子自私的原因有哪些

  1、“我”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宠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我”的年龄特征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

  3、周围对“我”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4、物质生活的优越对“我”的影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哭闹后成人一般都会满足。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热门标签

    49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