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晓芬0分享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艺术表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精选篇1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精选篇2

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精选篇3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

2、解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

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二、初读感悟。

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

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生自由学习讨论)

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

(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汇报)

(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评读。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3、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学生争着,比着读)

4、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师吟诗

5、我们现在一起来吟一吟。(师深情描述创设情境)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

6、小结过渡: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名汇报(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都是写江的。)

(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4、师简介此诗背景资料。

5、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配乐,生齐读)

6、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

七、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选作业: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摘抄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抄背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用写话或作画的方式展现诗中描绘的一个画面。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精选篇4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 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 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 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 爱迪生( )了电灯。

② 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 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 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 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 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 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 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优秀精选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神话故事《西游记》。

二、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古时侯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9课去验证一下吧!

2、读题质疑,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认读新词。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⑶ 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

4、过渡:

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导入学习第2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⑴ 齐读第2自然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⑵ 结合理解设问句,区别“发现”和“发明”。

⑶ 过渡:

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么在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3、指导学习3、4自然段:

⑴ 默读3、4自然段:

重点词句圈圈划划,同桌交流。

⑵ 集体交流:

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

过渡: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时侯的人们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

⑷ 结合课文说一说:

古时侯的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猜一猜:

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过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⑸ 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⑹ 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⑺ 出示一组老师收集的资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齐读第4自然段。

⑻ 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4、总结朗读:

同学们,此刻,我们回过头来朗读第1自然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过渡:

20世纪,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21世纪,我们人类还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

2、畅谈: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创造出哪些奇迹呢?

3、赠言,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85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