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地理 >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

舒淇0分享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 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要点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

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

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同陆)。

⑷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等温线判断:⑴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⑵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⑷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⑸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⑹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一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P53_图3.17)

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特征

纬度因素

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③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人为因素

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P53_图3.17)(P56_图3.21)

影响因素

降水分布特征

纬度因素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海陆因素

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和人类活动。

6.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P58_图3.23)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气温温和

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温和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南昌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初一上册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2.1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_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___拉丁美洲___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

2.4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3、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气温日变化:气温(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7月最低)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日内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7、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我们河源市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般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可达甚至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首都北京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注意,温带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8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