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最新

艺洁1860分享

《榜样6》里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那么《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最新,欢迎阅读!

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最新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1】

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运动。 廷·巴特尔参加了这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走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时为1974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蒙语,不会蒙语,就没法儿和牧民进行交流与沟通;然后是在草原生存的基本技巧:骑马、放牧、打草....廷·巴特尔用心去贴近草原,用心去贴近牧民,草原和牧民给他以丰厚的回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凡是牧区生产、生活中所需得知识和技能,廷·巴特尔基本掌握了。

1976年,复出后的廷懋将军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与此同时,知青可以返城的政策也出台了。在萨茹拉图亚知青点,人们普遍认为,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尔,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他的父亲是自治区的高层领导,而是事实却让大家看到的是相反的结论。廷·巴特尔不仅不是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而是40名知青中唯一扎根在萨茹拉图亚草原的知青。

草原和草原人民给予廷·巴特尔以极大信任,让他去经营和管理乳品厂,一年干下来,廷·巴特尔楞是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廷·巴特尔在熟悉草原的过程中找到了有所作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他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下“廷·巴特尔”4个字。老将军廷懋给儿子的礼物是一本《党章》,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好好学,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期望。”

1981年秋,廷·巴特尔在美丽的高格斯台河畔与美丽的蒙族姑娘额尔登其其格组建起幸福的家庭。

1993年,已经出任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又面临一次考验。北京军区按政策规定要在北京为廷懋将军修建一座小楼,并安排一名子女随同进京。对巴·特尔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他已经把生命融进萨如拉图亚的廷·巴特尔,舍不得已经围封的草原,舍不得他亲手绘制的草原建设蓝图。他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亚,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萨如拉图亚位于浑善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 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草原,108眼泉水汇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这里流过。

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却缺少对牧民的科学引导,导致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廷·巴特尔大声疾呼: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将不复存在!廷·巴特尔从这户牧民家里出来,又进那户牧民家里,苦口婆心和每一个牧民商量、探讨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然而,牧民们还是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

廷·巴特尔想,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率先垂范,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是因为这种观点和理论还没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

1986年,廷·巴特尔在萨如拉图亚草原上做出惊人之举,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用卖羊钱买回网护栏,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的实际效果更是让牧民感到震惊。廷·巴特尔围封的300亩草场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廷·巴特尔家出栏一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两头牛才卖1000元,这鲜明的对比使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

在廷·巴特尔的悉心指导下,牧民们实实在在地落实着保护和建设草原,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廷·巴特尔把自己的草场细化为8个区,两个禁牧区,一个种植青贮区,一个种树种草区,另外4个是春、夏、秋、冬轮牧区。

2001年7月,锡盟盟委、行署在全盟范围内提出“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围封转移战略时,萨如拉图亚嘎查100%的草场都进行了封育和划区轮牧,牧民建网围栏的面积达30万亩,建畜圈4820平方米,打井49眼,在建设养畜中,牧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500元飚升到现在的3600元。 “围封轮牧”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

廷·巴特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蹄腿理论”再次给牧民以启发:养一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很显然,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大于超过一头牛,养一头牛所付出的辛苦要比养5只羊付出的辛苦少的多,既保护了草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何乐而不为呢?

廷·巴特尔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装在心里,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历史上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雪灾。身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牵挂着雪灾中的每一家牧民,他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通往牧民家的“雪路”。走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牧民。萨如拉图亚嘎查有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达80多公里。廷·巴特尔每年不止一次挨家挨户地问寒问暖,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户牧民家里,送到每一个牧民心中。

廷·巴特尔给嘎查的干部立下几条牢不可破的规矩:不能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不能动用集体畜群;不出钱为干部购买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费。

2001年,阿巴嘎旗经营管理站对嘎查账目进行清查核资时发现,2000年萨如拉图亚嘎查没有一笔招待费,也没有一笔汽油条子下账,怀着好奇心一年一年地往前查,8年的账目没查出一笔招待费。事实告诉我们,廷·巴特尔是一个廉洁的党支部书记,身体立行、严以律已,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表率作用,带出一支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

萨如拉图亚译成汉语是月光,廷·巴特尔带领83户牧民通过28年的努力和奋斗,使萨如拉图亚嘎查的天蓝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使生活在这“月光”里的人们富裕了,文明了。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2】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7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

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3】

祁发宝在面对敌人时,他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作为团长,他对自己的兵却像对待亲兄弟一样。

他所带的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一名叫张明的战士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巡逻途中,他们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几年前,祁发宝带队在一个前哨执勤,他们每天都要徒步巡逻30公里以上。为了大家能在哨所里有热水用,战士们在睡前能用热水泡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

他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还在熄灯后,他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为大家烧好第二天喝的开水。那段时间,他每晚要忙到凌晨两三点,这样持续了5个多月,为大家烧了6000多瓶的开水。

为了节省焦炭,祁发宝带领大家去山里砍柴,每隔一周一次。他给战士们设定每人的背负的重量不超过50斤,但他自己却总是背100多斤,有一次,背柴回来之后,他累得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祁发宝的硬气和胆气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他的善心和爱心,则温暖着每个战士。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队伍都有着很高的凝聚力。

也因正此,在中印边境发生冲突时,在面对敌方的人数是我方的上百倍时,所有的战士们个个都英勇抗敌,毫不退缩。

守卫边疆二十余载,他曾13次与死神擦肩

2005年7月,祁发宝骑马巡逻,在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幸好他反应快,借助反作用力推了一下,将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捡回了一条命。当时他晕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伤,鲜血直流。

还有一次惊险的意外,不过那是发生在他身边的战友身上。

那时祁发宝还是一名营长,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前哨的装备架设任务,他带着五名战士在雪山之巅奋战了4个小时。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为体力严重透支,不慎从山上滚了下去,当时摔晕了过去,等意识恢复之后,新兵反复捶着自己的胸口,并不停地喊着:“营长,我疼,营长,我疼……”

记者采访时,祁发宝回忆起这段往事,在镜头前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从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出来,看着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大男孩的新兵,一个劲地喊疼,他当时肯定是心疼不已的。

这个喊疼的新兵,伤好后,很快又加入了巡逻队伍。祁发宝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兄弟们,他才能坚持了这么多年。

2015年之前,祁发宝在巡逻执勤过程中,曾遭遇过40余次暴风雪和泥石流。和他一起执勤的战友16人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险,其中有2人长眠于雪山。

去年的这一次,在与印军的冲突事件中,他身负重伤,脑袋上被砸得凹下去了一块。如今他已基本痊愈,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这一次,他失去的是四位战友,这都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他的身体是差不多痊愈了,但内心应该还是伤痛不已的。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中,祁发宝身先士卒,张开双臂,挡在战友们的身前,而他带领的几名战士个个都在英勇抗敌,丝毫没有畏惧。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4】

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他扎根牧区40载,是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最美奋斗者”

廷·巴特尔同志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年仅19岁的廷·巴特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闭塞、生活艰苦的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插队,一干就是47年。他靠着不服输、不认输的韧劲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志向,凭着“心里装着百姓,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信念,扎根牧区,艰苦奋斗,谱写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壮美诗篇。

廷·巴特尔刚插队到嘎查时,嘎查牧民生活困难,牧民人均收入不足40元,当时牧民没有砖瓦房,土房也很少见,牧民住在蒙古包里,睡觉就盖一件皮袄,看到这些,廷·巴特尔心里不是滋味。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他挨家挨户募捐基础母羊,筹集数百只母畜建起集体“流动扶贫羊群”,每100只羊为一个“流动扶贫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这项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扶贫成效,获得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发明奖”。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廷·巴特尔让牧民给贫困户打分,对好吃懒做、劳动表现不好、家庭不和睦、不爱护草场、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扣分,对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加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决定先帮扶谁后帮扶谁,通过奖勤罚懒的办法,先后有24户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式脱贫转变为造血式脱贫。

1997年,草场承包到户,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把最好的草场留给了牧民,把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谁也不想要的草场留给了自己,总计5926亩的草场大部分被白沙地覆盖,牧草稀疏,大风一起,白沙泛滥。为了提高牲畜生产效益,同时防止自家草场进一步恶化,他率先在自家牧场推行“围栏轮牧”,在当年生态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牲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明显改善了草原生态。在他的引导下,围栏轮牧、科学放牧、持续发展成为嘎查牧民的共识,得到普遍推广。

为了实现稳定脱贫,他积极开拓集约化产业发展路径,组织嘎查“两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发展奶制品、风干肉加工、生态鱼塘等特色产业和 “牧民之家”旅游产业,嘎查牧民人均收入由当初的40元达到2018年的1.88万元,翻了几百倍,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蹄腿理论”到“青山绿水” 他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改革先锋”

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草场退化严重,是距北京最近的风沙源。

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牧民不注重科学养殖,盲目追求多养多放,草场沙化严重。

廷·巴特尔深知草场就是牧民的命根,要想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一定要改变牧区的生态环境。为了找到治沙办法,他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组织牧民在严重退化的沙地,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作物,并积极争取上级生态建设项目,建成1处沙地柏保护区和2处3000亩黄柳基地,有效遏制草场退化。

他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路径,带头作“牛”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即养5只羊的效益与养1头牛相当,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通过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选育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在实施“少养精养”策略下,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牧区经济、促进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廷·巴特尔的做法,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很快在阿巴嘎旗和锡林郭勒盟草原得到广泛推广。在他的引领下,阿巴嘎旗坚持发展畜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并举,引导牧民“减羊增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牧民收入。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作为浑善达克沙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坚持草畜平衡、绿色发展,实现了天蓝水绿、草长莺飞,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

从“嘎查书记”到“廷·巴特尔大讲堂” 他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楷模

2010年,为了让自己的好经验更多地惠及牧民群众,廷·巴特尔提议并在锡林郭勒盟委、行署支持下,在嘎查建立起专门的农牧民培训基地,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传授几十年中钻研摸索出来的生态建设和牧民增收经验,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廷·巴特尔大讲堂”。

2018年,他从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光荣卸任。他离岗不退色,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廷·巴特尔大讲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嘱托,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十九大精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现场观摩廷·巴特尔家及周边牧民几十年来在保护生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慕名来学习的有区内外的,还有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外的学习参观团。2020年在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入户走访牧民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廷·巴特尔大讲堂” 年培训人数达到2万多人次,不仅造福了一方牧民,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学习牧区现代化建设典范。

他扎根牧区47载,带领牧民脱贫致富、建设草原,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信任和支持,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草美了、树高了,廷·巴特尔的传奇故事还在千里草原续写!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5】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您毕生奋斗践行航天报国诺言,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为航天事业倾尽毕生心血,业已成为我辈共产党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和典范。也鞭策着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从您的事迹中,汲取精神源泉。请您放心,我定会在您榜样之光照耀下,努力奔跑,勇立时代潮头。

您“殚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光,让我感悟“坚守初心、胸怀家国”的赤子情怀,描定“新定位”。众所周知,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只有把自己融入大海之中才永远不会干涸。年少的您,就把个人理想和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面对国破家亡之痛,为了祖国不再贫穷、落后,不再被外夷欺辱、掠夺,您立志报国,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保卫国家,不能使国家再受侵略”。您毅然地放弃文学梦想,弃文从理,在梦想迸发的时代锚定“家国”,胸怀“为万世开太平”,让“科技强国”成为毕生的心愿和夙求,将“初心”和“使命”植根于理想信仰,让人生梦、事业梦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托起。而事实结果也正如您所愿、如国家所愿,您将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立起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更是为全体党员干部吹响了“更上一层楼”的奋斗号角。新征程赶考路上的我们,愈加坚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执着追求,让我笃定“甘为人梯、赤诚无我”的高尚品格,赓续“新荣光”。“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这里有您“战略前瞻、敢为人先”的气魄风范,是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您慎终如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心为国”的生动故事,如晚年的您,精神矍铄,目光睿智、腰杆挺直,依然不知疲倦地整日忙碌着,从一线指挥逐渐转到未来发展战略研究和领军人才的培养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您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令人为之深深折服。老骥伏枥,传薪播火。党员干部要有担当作为永远在路上的执著,学习您对稿件的认真态度,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赓续奋斗为民。您的努力回应着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千锤百炼的奋斗者,唯一步一个脚印、闯关夺隘,才能着好“赤诚报国”的本色,拥有如您筑牢强国梦想般的“高光时刻”。

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国答卷,让我坚信“求真务实、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走好“新征程”。“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您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狠抓关键技术攻关,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眼光超前、思维超前,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敢于提出新方法,敢于开辟新领域,研制出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着好“笃信实干”的底色,为国家铸就空天神盾,成为中国科技银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您知道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口号,喊出青春向党的热血和坚定;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预示着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征途终是星辰大海。请您放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将如您的样子,矢志报国、毕生追梦,接好“传力棒”,当好接班人,在您的耀眼“光环”下,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最新相关文章:

《榜样6》观后感2021最新【10篇】

2021《榜样6》观后感个人感想(精选7篇)

2021央视《榜样6》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

CCTV1《榜样6》观后感(10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20篇)

2021央视《榜样6》观后感大全(12篇)

2021央视《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10篇】

2021《榜样6》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1央视《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7篇)

    25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