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一名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这说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而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 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因此,激发自学兴趣十分重要.

  二、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自学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人本主义教学观则认为:每名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因此,教师应借助各种途径和手段,诸如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事迹等来感化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磨砺学生自主学习意志,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打下基础.

  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方法的多少及是否科学. 同样,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离不开学习方法,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必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也就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四、强化合作,增强学生自学效果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力做到:首先努力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其次是养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最后是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懂得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更有效”. 对合作学习阶段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五、优化评价,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评价具有导向、反馈、矫正、激励、评判等功能,正确的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依据课标理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努力做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自主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评价的全面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1. 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学;其次,评价应及时准确,褒贬有度. 对学生的创见,大力表扬;对学生的异见,充分理解;对学生的误见,宽容引导. 切不可采用如“对”或“错了!”或冷嘲热讽等“劣性”评价来“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挫伤学生的自尊. ”

  2. 注重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 开展自我评价,能使学生从多向信息交流中开拓思路,自我调控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进而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注意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小学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指导、培养。因此,可以说,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指导、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石就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有许多,关系到自学能力形成的品质有兴趣、独立思考、专注、积极、顽强、缜密、自省等等。小学数学教师要先从培养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做起,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沿着正确的自学道路发展,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要想很好地做到对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做到课堂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各个学习环节,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尽可能地选取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近的教学素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可感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很好地调动并培养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给予适当、适时正面评价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生课外的自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他们在自主学习上的表现给予相应的、中肯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二、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个人就包办了讲解、演示、分析、归纳、小结等等课堂全部的环节。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只是一味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是没有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的。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相反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课堂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需要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的。这是因为这种新型课堂对教师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科学的定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再也不是课堂学习的“配角”而是课堂学习的“主角”。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效果来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全面落后,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双边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去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然后在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可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个“元、角、分”的章节。这个章节历来是教学的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大多缺乏使用人民币的生活体验。如果这个章节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讲授的话,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而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引导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商店售货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话,效果自然就好了许多。

  三、教给学生相应的自学方法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需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在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更是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自学方法,使得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并逐步形成较高的自学能力。所以说,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形成的每一步都倾注着教师的心血,期望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无师自通是不现实的。

  从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初步阶段来看,有几个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其一就是指导学生善于从数学问题中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善于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运用。其二就是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阻碍了自己思维顺畅的地方,教会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从不同的侧面去解开自己思维的“结”,要让学生建立这样的一个意识:凡是使得自己理解出现问题的地方往往就是影响自己解题的关键。其三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反复求证,以此来培养自己思维缜密的特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更是要注意对多种解法进行反复论证,这样学生的思维敏捷以及思维的指向等良好的数学品质才能有大幅提高。其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反思总结,通过与同学间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以此来修正自己的数学思考与解题方法、过程。

  四、培养学生课外的自学习惯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集中的教育与引导,还可以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表扬,对他们在自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指正。可以说,这样的教育引导过程是可视的、可控的,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可惜的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课堂教学的任务也不可能全部围绕自学能力的形成而展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任务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而应该把视角转向更加广阔的课外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

  当然了,因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毕竟不在教师的眼皮底下,是不可视也是不可控的,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自学行为的监督并不容易。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在学习方向和组织形式上动一下脑筋,相信教师对学生课外自学行为的监督也是可以较好地做到的。

    73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