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要怎样进行设计

庄宇2 224分享

作业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已经陷入了一种海量练习的形式,学生回家就做,做到晚上很晚还没做完,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要怎样进行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方法

一、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以设计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分层设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学生创造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如: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书吗?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量出每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这些生活化的作业,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作业内容要富有探索与思考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如: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生学习了直角、锐角、钝角后,可布置学生找生活中的角,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一种角我们应用得最多?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

3.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巩固知识,知道除了教材外还有许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直接感受,感受到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者。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

一、实效性作业,分层次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需注重实效,做到体现学科价值和生活实用性,这是社会对数学学科的必然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最佳方式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数学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满足部分学生想要挑战自我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学“方程”后,可设计三道不同层次的题目。(1)请根据所学,判断所给式子中哪几个是方程;(2)请根据所给的题目,写出方程式;(3)请自己选择适当情景和数据编写题目,并写出方程式。要求学生从中任选一至两题来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令人满意,学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做其中难度较大的(2)、(3)题,中等生大多选做(1)、(2)题,而平时难以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次也工工整整地完成了第(1)题。

“方程”这一知识对之前所学的“字母与数的关系”和之后的“等式的性质”等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设计放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满足学生思维和理解方面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造性作业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之前,教师尝试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请父母协助完成。作业如下:

1.选取白色、红色萝卜各一个,分别切出标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感受面、顶点、棱的形成过程,数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面、顶点、棱的数量,并按要求记录下来。

3.动手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并记录下来。

4.通过初步观察与认识,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规律性知识,并尝试写出它们的异同。

学生积极上交记录单和作品,高度配合教师课堂教学,注意力集中,认真与同学交流心得,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成果。

此次设计的作业,学生能用“切萝卜”的直观感知方式,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成过程,初步掌握立体图形的面、顶点和棱长等空间知识;巧妙设置的作业记录单,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在正式学习之前,创造性地预习新课能为课堂教学、小组交流做铺垫。出彩的作业设计方式契合“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的探究理念,使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体验数学知识蕴含的乐趣,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学习效果又岂能不佳?

三、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因年龄特点,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应正确把握这一点,巧妙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其探索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乘整数”后,教师设计了一份数学作业卡片。卡片上面是计算题,下面是相关的填色组合图形,每得出一个答案,就在组合图形中添加对应色彩,只有完全正确的答案和色彩,才能解除卡片密码。不少学生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演算,并填涂相应色彩,反复核算,生怕答案有误,影响卡片图案的解除。填涂成功后的喜悦,让学生期盼下次趣味数学作业的到来。

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过“分数乘整数”后,学会梳理和概括计算方法,正确运用计算法则,完成复习任务。经测试发现:趣味性的作业不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作业要怎样进行设计

作业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已经陷入了一种海量练习的形式,学生回家就做,做到晚上很晚还没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