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效果

庄宇 224分享

  作业是连接学生课堂与课后消化之间的桥梁,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增加解题的经验。尤其是对于数学而言,课后作业显得更有必要,只有通过习题练习学生才能够将课堂学的公式、理论活学活用,对于公式、理论的印象也才能够进一步加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方法

  一、分层布置作业,实现全班进步

  作业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步骤,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回顾课堂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对于知识的不同的掌握水平,能够分层的布置作业,在课堂中对于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为这些学生们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作业,让这些学生们可以积极的探索,从而提高这些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掌握能力。另外,对于一些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们,教师要为这些学生们安排―些较为简单的作业,不断地提高这些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这些学生们通过做一些简单的作业,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生们的实际作业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们安排―些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满足学生们的不同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对于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为学生们安排不同数量以及不同难度的计算问题。如:请写出正确的答案:5×35/7+1O=O,(51/3+16)×5=O,教师在留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题之后,对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们,教师要让这些学生们写出计算步骤,对于一些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们,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们直接写出正确的答案就好。教师只有分层地布置作业,才能根据学生们不同的掌握水平让学生们在课下有所提高,从而实现全班的进步。

  二、布置趣味作业,快乐探索数学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进行生动的教学,并且在课下为学生们布置趣味作业,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燃起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在课下,教师为学生们布置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保持对于数学探索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实现积极学习。教师在布置趣味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下多为学生们布置一些数学实践的作业,比如让学生们制作―些数学模型,或者让学生们在课下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课下能够保持充分的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倡导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下自己动手实践并且合作交流,可以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为学生们布置―些有趣味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课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体验快乐,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妙。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在生活中能够找出充满四边形图形的物品,并在生活中找出实际例子,在课堂中为同学们展示,从而让学生们积极快乐地探索数学。再如,在学习度量单位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结成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了解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差距,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能够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教材内容充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升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三、多样式批改作业。在反馈中提高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们的作业打出对号或者错误来判断学生们的作业的正确与否,这样会相对地节省时间,但是,这样的情况会使教师批改作业成为一种机械的活动,学生们对于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多样式地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能够和学生们进行课下的互动,积极地让学生们通过课下的反馈不断改正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激励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采取多样式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并且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数学作业的批改活动中来,让学生们提出批改的意见,或者学生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法答案等等,这样学生们和教师一起批改作业,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作业的批改中来,使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哪里出现了错误,从而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让学生们在反馈中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策略

  (一)数学作业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课后作业的难度过大或题量过多,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控制好课后作业的量及其难度,尽量做到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而“适中”和“适宜”是模糊的概念,需要老师结合班级情况来决定,如果班级学生数学成绩都较好,那么难度就可以稍微大些,如果班级学生数学成绩都偏差,那么难度就小些。题量要和题的难度结合,题目难的,题量就尽量少,题目简单的,题量就可以适度增加。

  (二)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所以课后作业的设置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要做到一一对应。比如某天讲的是乘法口诀和乘法中的注意事项,那么当天的课后作业就不能是加法的运算,就应该是布置乘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能够从习题练习中掌握乘法运算的窍门,并将课堂学的理论得以实践。课后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是较为简单的策略,数学教师只需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细心即可。

  (三)及时批改、讲解课后作业

  布置的课后作业,老师要能够及时批改,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讲解,为学生解惑。就以乘法运算为例,很多学生纵然学了相关知识之后,在实际运算中还是存在问题,比如乘法和加分在同一个运算题目中出现,运算的先后顺序往往混淆。这就表明他们对运算法则掌握得不深刻,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再进一步讲解。无论是批改、讲解,都要做到及时,确保学生还有印象,讲解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73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