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自学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欲望,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同时还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领域有句名言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在无形之中带领学生去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能够依靠兴趣的力量去克服,永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想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对于知识点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嚼碎”了再拿给学生,学生接受的只是一个结果,而由于缺乏对于过程的学习以及了解,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稳定,学得快忘得也快。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结果”,要让他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真正的将知识牢牢掌握。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能够使他们在思考、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想要培养学生良好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来进行知识的预习、理解与消化,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合作学习”,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的彼此协作对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学习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予以重视。比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当然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这样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全体学生也能得到协调发展。

  四、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时间投入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无法控制的。这就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的自主性学习探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记忆。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也能够进行相关的知识预习与复习,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能够慢慢的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技巧,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自学能力的方法

  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上第一节课起,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知道应该怎样听课、做作业和复习,怎样思考、讨论和发言,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需要自己不断去努力。

  2. 创设有趣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出各种问题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诱导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并且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地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乐学。

  5.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有扶有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例如:在教学《环形的面积》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环形,既了解了环形的做法,又明确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比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除法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6是3的几倍?3是6的几分之几?然后结合除法算式,揭示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学比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明确目标。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

  6. 精心点拨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何想起,怎样想,怎样做?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细心计算,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还要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自我评价分析

  小学阶段的儿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尤其是过了20分钟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如何使他们在数学教学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常常对学生做出积极、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到数学的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8. 分层指导训练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例如,在教学“带余数除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50个桔子,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鼓励相邻的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的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73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