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议老师看完

庄宇 224分享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悦的学习。特别是年幼的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觉得学习是享受而不是负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关爱和尊重学生

  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若生活在溺爱中,他们就学会了霸道;若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就学会了自信;若生活在表扬中,他们就学会了感激;若生活在关爱和尊重中,他们便学会爱人如己,回报社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雨,有时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后进学生要更多的鼓励,不能挫伤他们的信心,尽量给予启发诱导。特别是小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和学生零距离相处。对后进生,老师要尊重他们,用心去呵护他们。哪怕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及时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怕数学老师,怕上数学课,到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法宝。

  二、营造数学情境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来看,6—12岁虽然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却是一个抽象、系统、逻辑性强的学科,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展示给他们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难以接受,以至于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只要老师善于开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就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实验、图片、挂图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把复杂的知识简单话、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盒子中有红球5个,白球比红球多3个,问白球有多少个?”这类问题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单纯的讲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于是带着问题便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据题意,让学生在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摆上5个红球和5个白球,然后在白球的那一行再摆上3个白球,让学生仔细观察、演绎。最后学生知道求白球的个数要把它分为两部分来计算。这样让学生感到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入。

  三、积极参与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参与化、活动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舍得时间的投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做数学。比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让他们手摸每个面,测量每条棱的长度,然后展开一个纸盒,观看其形状,再让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最后让他们自己技术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才能做这个纸盒,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接着用知识迁移,推导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这样,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策划者。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做了学习内容的探索者、研究者。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气氛浓厚,达到了一定的学习效果。

  四、联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所以老师要从小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去日常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 、“做数学”,让他们真正的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深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给他们准备一些笔、小刀、作业本等,分别标出其单价,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商人。进行现场交易练习,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最胜任。然后让他们写出交易过程以及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最后老师再讲解一下即可。这样不但学会了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欲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感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胜利者,体验成功的快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对所学科目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提问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提问。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都感到自己有所收获。即使学生不懂课程知识,也应该表扬一下他平时擅长的,让他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利于他以后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

1.优秀数学手抄报大全

2.教孩子学习数学的趣味游戏推荐

3.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趣味数学手抄报之小小数学迷

5.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7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