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质量

庄宇 224分享

  计算教学作为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本数学技能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但是很多老师并不重视,甚至没有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一、适度把握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导入计算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是直接或间接指向某特定数学问题的真实任务环境,包含知识背景、数学问题及其表征、操作空间等基本要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计算教学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尝试如下方法:

  (1)生活经验引入法。数学是“普通常识的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数学学习仅是其生活中相应数学知识体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在教材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形成交互作用,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采、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2)现实问题模拟。这个模拟主要就是将现实问题的表征与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通过提炼具有吸引力的表征来构设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租船”这一内容时,我就将租船的情境模拟为呼拉圈的使用情境,用呼拉圈代替小船,让4位学生站在呼拉圈里观察,同时引出问题14个人要几个呼拉圈?学生在直观的演示、模拟环境中,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如此教学,学生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数学内涵及基本运算了。

  二、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口算训练

  计算题的解答首先须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公式等,能否理解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如四则混合运算,就应当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如92﹢7×(1﹣0.5),学生就应当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等相关运算法则,才能确保计算不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就更加丰富了,计算教学就更应当注意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已学的基础知识出发,进行迁移训练。又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就应当从加法、分数单位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单位不同,是否可以直接相加?进而指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将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法中去。口算训练也大致如此。口算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是仅依靠思维计算,快速得出计算结果的数学技能。口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对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直接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教师尤其应坚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的教学原则。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都应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于学生口算方法的长期熟悉和巩固,教师要适时地推动学生将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转化为基本数学技能,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三、自主探索,学生应在教师主导下经历算法探索过程

  对数学知识抽象逻辑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活动与计算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让学生在行为、表象与符号操作完成中由具体到抽象的心智活动,深入理解算理。同时应做到:

  (1)紧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刺激正迁移的形成。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进入算理理解的新层次。如两位数相加的进位加法算术中,教师就可通过15+19=?18+7=?之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位数相加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之间的算法联系,即相同数位上数的加减,满十进一。当学生把握新旧知识关联后,教师还应在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在对比分析两者联系后,引导学生认清本质,避免负迁移的发生。简单的如大数的口算,800+500=1300,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得出8+5=13。这时教师就应强调8代表的数学内涵——8个百,这些问题在高年级学生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对于数学基础技能的培养来说却是不容忽视的。

  (2)算法交流。保证算法交流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质疑、体验、比较与评价。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互动教学中对话的“度”与其中蕴含的反馈信息,避免出现挤占课时的情况。对此我们可考虑从以下几句话入手:譬如“你是怎么想的?” “大家对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法则有什么总结吗?”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算法时,教师还应从学生算法中所反映出的思维水平,适度地调整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教学的设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出现错误的情况发生,并能有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之后教师再适时的点拨。这样通过师生共同的补充、归纳,得出正确的计算法则,并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得到更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普遍掌握计算方法了。如2000-834,教师就可在学生们的踊跃回答后,总结出一般规律:连续退位减法带0时,0点上退位点变为9,其他数字点相应减1。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学生对于算法规律的普遍掌握。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计算兴趣,注重学生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得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便于增加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生坚韧的“计算意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心算的培养,心算是以书面为基础的,准确、快速的心算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更有利于根据教学内容提高口算、心算能力。注重学生口算、心算的培养,不能够急于求成,要从易到难,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一步一步地提高,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重学生口算、心算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口算、心算比赛,题目的设置可以突出一个主题,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注意探索规律,养成良好的口算、心算习惯,以便于学生日后做题过程中,能够主动寻找题目的规律所在,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以有效激发学生心算兴趣,提高学生心算能力。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同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数学融入数学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小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拿到数学题后看清楚要求,掌握主题中给出的信息,然后根据主题中最重要的信息找到解决方法,心里有了把握才能做对题目。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计算,仔细书写,仔细检查符号算法是否正确。写作一定要认真,要看清楚数字的标题和运算符号,在运输过程中书写格式必须规范,不急不抢,垂直对齐,数字连贯。做完数学题后,要将结果正确填入空格内,并仔细检查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让枯燥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

  3.端正学生计算数学态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还要端正学生计算数学态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小学生在计算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计算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死套公式,总是不能够摆脱固定的计算方法,导致一旦遇到计算步骤较多、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题,就会失去耐心,导致计算错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端正学生计算数学态度,引导学生认真计算、检查,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计算的重要性。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数学计算是一个多种思维的过程,不仅需要观察力、判断力,更需要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学会总结和反思,以便于能够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少走弯路,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提升计算能力。

    7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