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小学生进行数学解题

庄宇 224分享

  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解决问题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本质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把学习与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有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如《比例应用题》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上课时我拿着两杯饮料,分给两个学生喝,一个说太甜,一个说没什么甜味。我问:“哪里出了问题呢?”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把学生的积极性基本调动起来了。因此,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把生活原型与生活问题进行沟通,逐步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考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常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几种思维的同时参与,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中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在数学中显得尤其重要。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同一概念、规律去分析和处理多种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分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进行概括总结。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先演算小数除法试题,使学生初步感知“除不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部分,他们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与此同时使之领会省略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他们可在有效数字后面想象出若干正确的数字来。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而在积极迁移,将旧知识向新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应挖掘各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这样,小学生通过组织、迁移、强化训练等将概念、判断、推理融会贯通,很好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学开放题与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的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用活现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

  如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村相距2000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相向而行,小张每分行70米,小王每分行60米,几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在这一题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走一走,在实践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题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人没有相遇,两人还相隔300米没走;另一种可能是,两人首先相遇,又各自往前走,然后相距300米。学生经过尝试、讨论、交流得出了两种可能性及多种解法……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甚至产生不同的解题结果,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解题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策略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在问的过程中才能对题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我在题目中都看到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对解题有用的。多提问可以把问题本质逐层暴露出来,当题目逐渐清晰时学生才能更有效地选择相关策略解决问题。如:初学“人民币”时,我把各种币值的人民币都带着学生认识一遍,然后设计一个小商店,店里有一张面值9角的邮票,我问学生怎样才能买到这张邮票。学生在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手中没有9角这种币值,纷纷提出问题:“老师,没有9角钱,怎么办?”我没有正面作答,而是启发学生:“你自己想想办法,好吗?”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付出9角钱?从而发现:虽然没有直接的9角,但可以把其他币值的钱加在一起。先拿出一个5角,再拿出4个一角。或者直接拿出9个1角钱。思路打开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想法,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充分训练。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常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几种思维的同时参与,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中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在数学中尤为重要。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儿子有10元钱,儿子的钱是妈妈的三分之一,爸爸比妈妈多5元,奶奶的钱是爸爸的3倍,问:奶奶有多少钱?初看这道题,似乎条件很多,无从下手,其实只要顺藤摸瓜,从一个条件入手就不难解决了。要想知道奶奶有多少钱,首先必须知道爸爸的钱数,而要知道爸爸的钱数,就必须知道妈妈的钱数。而妈妈的钱数正好需要儿子的钱数作为前提条件。妈妈:10+10+10=30元,爸爸:30+5=35元,奶奶:35×3=105元,最终解决了这道题。

  三、积极反思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

  策略的获得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感悟过程。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身形成策略过程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怎样把无序的思维引导到有序思维后,引导反思:“当时我想到了什么样的方法?”“我选用的策略是否合理、是否简捷?”这样一个反思过程,实质上是对学习的一种自我反省,对这个过程所进行的反思与获得策略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7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