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建议

庄宇 224分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实施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是“收录机”“容器”“观众”的传统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师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和“三少”弊病,即教师要努力转变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少的现状。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家,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去启发学生大胆联想和思考,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想方设法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笔者让学生从“野”字入手,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野”的语句,并细细品读,感受索溪峪“野”性的纯天然美。

  二、实施民主教学,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民主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汉字》这一单元时,笔者先利用两个课时带领学生收集各类关于妙用汉字的趣味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展关于汉字的活动,如给汉字增减笔画、创作诗歌和散文、改写歌曲、自编故事等活动。在活动中,笔者还打破了许多制约学生行为的传统习惯,如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不需要举手等教师点名等;又如在教学清代诗人袁枚《所见》时,笔者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擅长朗诵,笔者就鼓励他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诗;有的学生擅长讲故事,笔者就让他绘声绘色地描绘诗中的景物;有的学生擅长画画,笔者就让他把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这样不仅使学生放松了身心,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发展他们的个性。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鼓励提问,放手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山雨》时,学生就对这个标题产生了很多疑问,如“山上怎么会下雨?”“课题为什么是山雨?”“课文为什么要写山雨?”等等。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展开讨论,深化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这时,笔者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交流、辩论中,相互启迪,共同解决疑问。如在教学《怀念母亲》时,当笔者谈到作者对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时,有的学生说道:“季羡林爷爷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他在德国的11年里,每每想到生母,自然也会想念自己的祖国了。”有的同学回答:“两个母亲同样重要!”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终于明白,两位母亲在季羡林老先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突出了季羡林老先生爱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虽然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教师有必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外辐射,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完《詹天佑》这篇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去查找和搜集一些名人志士的爱国事迹。第二天上课时,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搜集的成果,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1、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方自主学习的栖息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应在学生自学前,教给学生自学步骤与方法:“一读”,即通读课文,了解其脉络,知其主要内容;“二思”,即看“预习提示”,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本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品读课文,深入思考,适当圈画,找出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问题。通过四个步骤与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利用小组合作促进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搭配组建学习合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充分的基础上,小组内互相探究,让学生不断地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在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敢于质疑问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这样既能培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又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贯穿教学过程始终,通过预习“自疑”、课始“激疑”、课中“辩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习惯。比如,在执教《月光曲》一文时,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其中有学生就提出:“贝多芬为何没有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笔者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相互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有的学生说:“贝多芬无须回答,他要用琴声来作最好的回答。”有的学生说:“贝多芬为在乡村小镇遇知音激动不已,澎湃之情已难以控制。”还有的学生说:“盲姑娘虽然是问话,但已流露出对自己判断的充分肯定,无需回答……”学生们的想象丰富,答案异彩纷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预习“自疑”、课始“激疑”、课中“辩疑”等形式,促进了学生学、思、疑、问、悟的有机结合,活跃了学生思维,为更深入地自主解读文本铺平道路。

  3、在活动展示中彰显个性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开展实践活动途径,优化活动措施。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由关于动物的三篇课文组成,这三篇课文分别是《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学习这三篇课文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关于人与动物”的社会调查。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切身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存问题,从而强化热爱动物生命的意识。通过调查报告、倡议书、书法绘画、朗读比赛等形式,再把活动成果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耳闻目睹,多元感知,激发了他们尊重卑微生命的情感。有的学生倡议:“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没有地球就没有我们人类。可是,有些人为了谋一时利益、图一时之快,却在残酷无情地践踏生命,破坏生态平衡,只不过是玩火自焚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从语文“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中自主“探索”,就会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4、科学评价中点燃激情

  要长期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其最佳手段是科学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与结果及时作出反馈与评价。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以坚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1.生生互评 。鼓励学生间互相反馈和评价。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由小组长牵头,让组员自我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让其他组员进行评点。评点时,必须说出自己的理由,不得采用贬低他人的语言。有不同的见解时,组内成员可以相互争辩。最后归纳总结评价本次学习状态。

  2.组间互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习任务可以分解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各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由其他小组派代表进行评点。通常让学生代表站起来就评价,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在争辩中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3.师生互评。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甚至给教师提意见、挑刺儿,激活学生思维,发表独到见解。当学生想法与教师有差异时,教师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注意谆谆善诱,环环相扣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评价要有激励性,同时可以每周、每月评选“学习之星”“优秀合作学习小组”“优秀合作学习小组长”来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真正让“自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7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