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要怎么提高

庄宇 224分享

  小学数学不仅是学生进行接下来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主要途径,但因为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老师往往会在教学上遇到效率低下的问题。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主持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参与学生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从讲台上走下来,观察、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预设,全面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实水平,充分做好教学预设,把枯燥、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数学活动:“请你将苹果平均分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学生通过这一自主活动,充分有效地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率高。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生为本,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围绕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来进行。

  1.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创设了一个购物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扮收银员,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用自备的“学具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人民币的兑换规律,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强化动手操作,获取实践经验

  我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强化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经验,效果很好。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拼、剪等操作,获取实践经验,然后推导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作引导点拨,而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3.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知识直观化

  例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知到一个手指的宽度、图钉的宽度等大约是1厘米。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抽象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然后抽象概括,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4.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总结

  新课改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总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主持者。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我采用师生比赛,看谁很快判断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游戏,在游戏中,我和学生一块进行比较、猜测,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从而总结出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会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创设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并探索问题,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什么是面积”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先为学生出示了一枚一角和一枚一元的硬币,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枚硬币哪一个的面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元。”接下来我继续利用教学用具提出问题:“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卡片,这是一个正方形的卡片。那么这两个卡片哪个面大呢?”学生凭借着自己的视觉感受来说出心中的答案。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课堂中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而热烈,学生的情绪也十分高涨。我便顺势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感性的认知上加上理性的理解。然后,我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面,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结论。之前的渲染与铺垫使得学生在讨论时也很积极,从而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而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教师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增强教学趣味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电梯、火车、风扇叶片、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视频,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方式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后,我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鱼在水里平行移动的过程轨迹”,并一边播放课件,一边为学生讲解,让学生充分发挥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功能,并采用同样的方法为学生讲解旋转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添了学习趣味,从而也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中的练习环节是巩固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及时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讲练结合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后,我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练习题,以深化学生所学的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练习题主要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性的练习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些练习题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则,如15.61+3.25,12.95-6.97等;第二层次为提高性的练习题,即主要出示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如15.9-6.38,8.5+5.97等小数点后的位数不相等的算式;第三层次主要是应用性的练习题,考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应用题中进行小数的运算。这些层层深入的练习题使得学生在做题时逐步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73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