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对孩子的人格健康影响有哪些

书奇 1172分享

  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儿全推给母亲,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其实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也起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具体影响自爱哪些方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父爱对孩子人格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许多调查材料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有利于孩子“柔”的性格成长。但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认为男孩子由父亲带,女孩则应该由母亲带,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如果只实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的生活状态

  三、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全面体验。如果一个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儿国,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形成畸形性格,与他儿童时期对世界的片面观察有密切联系。母亲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父爱则相反,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亲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未来。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以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教育影响的区别

  母亲的爱细腻、温柔,而父亲的爱表现为粗旷、豪放,两者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给孩子的感受也不同。他们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社会的情感财富。有了父爱的孩子,可获得正常的人格发展。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教育专家们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更能教育孩子独立、果断,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

  父亲对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孩子,数学成绩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孩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

  在和男孩子的交流中,爸爸的严格要求会使男孩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学会承担责任,男孩也会更好地从爸爸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日渐表现出男子汉气概。

  而爸爸和女儿的交流中,也可以让女儿从小接触到良好的、明确的男性榜样,并分清男女之间的差异,更有利于培养女孩子的女性气质,而且也会受爸爸易于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正是在爸爸妈妈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涵义,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

  爸爸和孩子游戏时,大多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经常鼓励宝宝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孩子勇敢探索、独立克服困难,这样就会更好地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是事。 在孩子心中,母爱是无处不在的,包围着他的,但对于父亲,是有重大变化的时候想起,父亲是心底最重的位置。尤其是他们长大,对父亲越是如此,每逢重大的人生转折,他们更容易想起父亲,对他们来讲是一种精神力量。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缺乏对等交流的机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很多“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玩。由于同伴的缺乏,幼儿的玩伴常由成人来替代。而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往往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往往是成年人将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果不是特意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父母对待孩子任性的态度,是否每天关心子女的行为规范等,是影响关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增加,许多家庭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中心,孩子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有些家长在知识方面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忽视个性品质、生活习惯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这种方式,必然导致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

  了解了孩子任性产生的原因,爸爸妈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明确要求,预防为主。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平时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规则让他来做。规则定下来以后,必须坚决执行,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人际礼貌的要求、作息时间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要保持一致,不能有冲突。如果一个严格,一个娇惯,孩子的任性行为会愈演愈烈,很难得到纠正。

  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当孩子任性时,有些家长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不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幼儿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从而使他们更任性。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购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家长可以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关心他的行为。孩子自己闹够了,自然会从地上爬起来,这时家长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高兴,不哭不闹才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这种“负强化”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热门标签

    43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