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_译文_习题

俊炯2 1172分享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_译文_习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

  宋代: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注释

  ⑴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检校:核查。山园:稼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洪迈《稼轩记》有“东冈西阜,北墅南麓”等语,稼轩因亦自称山园。

  ⑵连:连接。

  ⑶足:满足、知足。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练习题

  一

  (1)“万事从今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图景传达出的生活情趣。

  (3)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4分)

  (4)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在“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2)①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梨枣;一边是“老夫”,隐身藏影,“静处闲看”。②“偷”字传神地写出儿童的顽皮可爱;“莫”字,表现出词人对邻家偷梨、枣的顽童由衷的爱怜之情。一老一少对比,一动一静结合,传达出美好的生活情趣。

  (3)“偷”指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2分)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1分)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1分)

  (4)词中一“足”一“闲”尽显作者情感,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2分)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的喜悦之情。(2分)

  二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的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①从炼字的角度看,“偷”“看”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偷”是“偷偷地”的意思,写出了儿童唯恐被人发现的心理和情态;“看”同时有“观看”和“看护”的意思,表现了词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的喜爱和爱护之情。②注重细节描写。“偷把长竿”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儿童唯恐被人发现的心理和情态;“静处闲看”这一细节塑造出词人爱护儿童的形象。③写景动静结合。“儿童偷把长竿”是动景,“老夫静处闲看”是静景。动静结合,表现出乡村美好和谐的生活氛围。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_译文_习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平乐检校山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4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