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歌子·有感》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映卿2 1172分享

  《南歌子·有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作的一首词,作者用第三人称的视角,以小叙事词的形式,叙述了对张生和崔莺莺幽会的过程和心理变化。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南歌子·有感》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南歌子·有感》原文

  宋代:苏轼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调笑时,怕被蔷薇挂住,行走时,担心遇到宝瑟而僵住。与心爱的姑娘约好了在西厢房见面,怕在黑暗中迷了路,靠辨认香气来寻路。

  半夜风吹动了幔帐,月光照到了床边。竹席像水一样凉了,肌肤也凉了。什么东西和我一同回去,只有留下的残妆。

  注释

  ①南歌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凤蝶令》等。有单调、双调两体。双调又有平韵、仄韵两体。宋人多用平韵体,此词用平韵体。

  ②“笑怕”句:据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载,隋宫“小黄门(太监)映蔷薇丛调宫脾,衣带为蔷薇罥结,笑声吃吃不止”。罥(juàn),挂住。

  ③“行忧”句:据《汉书·金日磾传》记载,有个莽何罗擅自闯入宫门,被汉武帝卫士金日磾发现,他迅速向室内躲避,忽然触着宝瑟,立刻吓得昏死过去。

  ④“美人”句:元稹《莺莺传》记崔莺莺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正房西侧的房子。

  ⑤认余香:辨认香气来寻路。

  ⑥午夜:半夜。幔:帷帐。

  ⑦“三更句”:《莺莺传》:“是夕,旬又八日也,斜月晶莹,幽辉半床。”

  ⑧簟(diàn):竹席。

  ⑨侬:我。

  ⑩残妆:指残留的妆饰物。《莺莺传》写张生“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身”,其意或由此而来。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苏轼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联想到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感而发,作该词歌咏《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苏轼《南歌子·有感》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南歌子有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作的一首词,作者用第三人称的视角,以小叙事词的形式,叙述了对张生和崔莺莺幽会的过程和心理变化。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6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