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庄宇 224分享

  在教师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高识字量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法

  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想让他们静下心来进行自主阅读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自主阅读教学的重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自主阅读意识,进而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配合教师教学,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只有在兴趣、意识以及教师帮助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并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讲解《孔子游春》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文章相关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孔子眼中的春的世界中:“春天,到处都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红了、柳叶绿了、小草发出嫩芽,春风吹过河水荡漾起层层波纹,燕子在水面上掠过,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预示着又一年郊外河边游玩的时间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天,教育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孔子在这样美好的春色中,向他的弟子们讲学问、讲自然、讲人生。同学们,我们也凑凑热闹,来听一听孔子所讲的关于学问、自然、人生的道理吧。”这样,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去领会孔子讲授的道理。

  二、提出趣味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要注意解决学生的问题,以防学生产生思想误差。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出一些趣味性、适宜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分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

  比如,在阅读《最大的麦穗》节选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情境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们正走进一片麦田寻找最大的麦穗,你们只能一直向前走,不能回头。你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趁机提醒学生,古代苏格拉底也问过他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学生是怎样回答的吗,请你们打开书,自行阅读,并找出答案,将你的感悟告诉大家。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有效进行自主阅读活动,促进了自身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探究,善于发现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成是‘孔隙’呢?说‘孔隙’正确吗?”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启发:“既然是‘隙’,必然是联系前后或内外之间的部分。我们得先看看这内外洞有多大,与‘孔隙’比较一下怎么样?”于是有的说学生说:“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则说:“课文中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等语句,这说明内洞比外洞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了充分肯定后说:“请大家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大洞里,从外洞到内洞的通道,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相比之下,确实那只是个‘孔隙’了”。有的还介绍了那只小船是怎样的小(上船后只容两个人并排仰卧),过孔隙时人又是怎样归纳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便齐声回答:“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

  四、注意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两句话就是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仅要能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比喻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说明、列举说明等),而且还要仔细琢磨文章叙述的顺序,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学生作文时能做到按一定顺序写,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培养学生领悟表达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可按事情发展(包括时间顺序)的顺序写,如《赤壁之战》《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有的可以按地点转换(包括空间位置)的顺序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迷人的张家界》等;有的可以按文章的不同内容或问题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如《将相和》《小英雄雨来》《冀中的地道战》等;还有的可以按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的顺写,如《为人民服务》《桂林山水》《养花》《林海》《詹天佑》等。总之,要根据情况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保持学生自主阅读动机

  单纯地阅读并不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自主阅读动机。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单一阅读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使学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自主阅读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与能力来制定,比如,组织文学兴趣小组、班级图书角、读书竞赛、诗歌朗诵会等,这些活动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同学交流、比赛中,发展运用阅读内容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指导,预习初读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自主、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预习,是学生课前的尝试阶段,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运用已形成的能力,自己独立感知课文。初步读通读懂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环节。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堂尝试学习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种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我在教学中总结的方法如下:(1)相关资料——采集作品出处,作家及作品信息;(2)字——借助手中工具书了解生字、初步会读、了解意思;(3)词——利用工具书,一些新词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并做好摘录、整理;(4)句——好句、难句、关键句,要做好记录,初知大意,会读;(5)段——给文章分段,会说大意,理解文脉,掌握思路,重点段落要多读多思;(6)篇——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尝试解答课后问题;(7)疑——在学习过程中设疑,随时记录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学会问疑,自主探究

  经过尝试性的学习,学生对教材已有初步的感知,同时对课文重点、难点部分已心中有数。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了解,探索新知,不断掌握和创新学习方法。在这一程序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借助自读这一环节,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为此,教师不必过多地讲解,仅需把学生引进文本,让学生多读、多想、多问,教给学生问疑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问疑能力。具体方法是:“多读,多思”。多读——在难处多读,读不通顺处多读,在重点处或喜欢处多读。可采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和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给学生创造朗读思考的机会。而且要结合朗读,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讨论解答。我在此所说的多思——在前后对比、照应、矛盾处多思;在文章留有空白处多思;在文章结构、布局安排上多思。教师要用心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情境和氛围,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找,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通过独立阅读,品味思考,学生又对教材有了更新的理解,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学生学习时轻松、愉快了,学习的效率也就高了。

  三、开放心灵,存疑讨论

  学生通过预习——自读,已有自己的收获、见解,同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疑问,单靠学生的自读无法解决。如果这时教师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交换各自的想法,实现了学习上的互补,也可以共同解决各自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应适时捕捉合作时机,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谈见解,自己解决心中的疑问,而老师只是小组讨论中的一员,是一位平等的参与者。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就得讲究一定的方法:(1)品读:精妙处、佳句、好段,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2)交流:新发现、新见解、新收获;(3)提问:读后有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解决问题。要多鼓励学生善议、善讲、善问。我按事先分成的若干小组,每小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四、点拨评价,自悟提升

  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行科学评价,保证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学生自悟,达到提升。激励——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点拨——对学生的疑问,学习习惯,思维障碍,适时点拨、启发、引导、调控和补救。自悟——内容广泛,依据学生自学成果各有不同,重点包括:(1)对疑问的新发现、新理解;(2)对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的理性自悟;(3)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自悟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巩固、拓展,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形成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得以不断提升。

    74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