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1141分享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2、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2、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

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

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特殊的一页。

改革开放以来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作品开始,到西方当下的艺术形态,一百余年来(1)艺术形式以及(2)艺术思潮,几乎都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粉墨登场——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拼合艺术、光效应绘画——它们或先或后,或以原作展,或以印刷品,蜂拥而至。而在这一进程中,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平行关系或对立关系被有意无意地隐盖了,消弥了,甚至颠倒了;它们的虚实、优劣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抹杀了,甚至调和了。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曾经盛行一时的审美观及其从属的价值观、历史观被毅然决然地否定、扬弃后,中国人的审美空间与艺术家的思想空间亟待填补,从数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文明形态中还一时难以提取与刚刚被否定、扬弃的一切都绝然不同的东西,推倒重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最实用、最快捷的手段是拿来主义,但一扇陡然敞开的大门,不可能保证陡然进入的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条饥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是不可能细嚼慢咽的,然而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既不是一个狭小局促的盒子,也不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它需要充实,也需要秩序,需要精神空间的建构。我们不否定近年来艺术家、理论家在艺术精神空间建构上的努力,但这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到如今除了画册越来越精美外,我们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背景,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清理与分析。中国人、中国艺术家既应该撰写自己的美术史与美术批评史,也应该对世界美术及其批评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方向加以评说、检讨。

过去,艺术创作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在艺术内涵上,强调浪漫主义;在艺术语言上,强调写实主义。这样既导致了艺术精神的贫乏,也导致了艺术语言的单调。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语言,也开拓了中国艺术家的思路,但是,中国人有自己民族的审美习惯,中国人对自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或者说中国的艺术家应该有对于世界美术史的独特贡献。然而,由于艺术语言的相对贫乏单调,我们在国内常常看到的,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拙劣或巧妙的模仿,是对西方艺术思想的明确或模糊的响应——近来屡屡出现的变了味儿的行为艺术即是其中之一。

“入世”使西风更劲,面对斑斓世界,中国艺术家的新鲜感很快兑换成了失落感。失落之后,或走向沉思,或走向浮躁。遗憾的是,沉思者难得一见,浮躁者比比皆是。浮躁的艺术家、批评家捡拾了太多的观念、主义、流派,刚开始还有些清醒,不久就眼花缭乱,心绪不宁了。个中有少数智者,蓦然回首,顿时醒悟,开始清理,但又觉得头绪繁杂,理不胜理。

中国当代艺术要发展,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抓紧对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基础的清理、检讨。否则,中国美术史上的这一特殊之页将是没有句读的一页。

1.第三段中“批评”“检讨”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和_____。

2.第二段中的(1)(2)处,依次应填入的一项是( )

A.所有西方世界流行的;引发它们或它们引发的

B.所有西方世界流行的;它们引发或引发它们的

C.西方世界流行的所有;引发它们或它们引发的

D.西方世界流行的所有;它们引发或引发它们的

3.第三段中“一条饥肠辘辘的汉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西风更劲”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语言”中“艺术语言”指( )

A.表现艺术内涵时,所具有的风格、形式以及采用的手段、材料。

B.表现艺术内涵时,所运用的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

C.创作或鉴赏艺术品时,人们所持的审美观、审美习惯。

D.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所持的创作主张。

6.文章句末“没有句读的一页”说的是什么意思?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城郊、街市、汴河这三段景物又不尽相同,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人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 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⑧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⑨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2、 副标题里“通感”在文中的意识是 (2分)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的尾句一个“看”字用得巧妙,打通听觉和视觉,富有画面感而十分传神。

B、第⑧段用“手卷”一词,形象表现了随时、空的持续,在故宫移步换景的感受。

C、“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否平衡时检验建筑是不是优秀的关键。

D、从写作意图上看,音乐盒绘画史为了引出建筑艺术做铺垫。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填入第⑦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

②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

③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④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

⑤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③②④⑤

5、本文谈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其实诗歌创作也有此特点,举高中学过的一首诗歌为例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2分)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

2.(2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具备相通的艺术规律,能够相互启发和影响。(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一致反映和相互影响。)

3..(3分)C

4.(3分)C

5.(3分)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即讲究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通过字、句、段等形式的重复,加以布局内容的不同变化,两者和谐统一,表情达意。比如《蒹葭》、《采薇》、《再别康桥》、《雨巷》等。(分析略)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高三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教案

千变万化的近义词是什么

暑期预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

精选语文词语分类大全推荐

千篇一律【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最新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例文

2021年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五篇

2021年高考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2021中国建筑的特征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教案

学习方法和练习题小学四年级语文最新

    23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