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件 > 高一 >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

开鹏0分享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6篇

高一语文的课件怎么写。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文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性质,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

2、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3、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__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

二、介绍作者及情节

1、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完成了__作多幕剧《雷雨》,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继《雷雨》之后,作家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解放后,有《胆剑篇》、《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剧本。

2、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

语言、人物与戏剧冲突是构成一个剧本的三要素。其中,语言是剧本的基础,是第一要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3、梳理全剧情节

学生画一张作品人物关系图,了解全剧情节。

4、《雷雨》为题的作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研读文本

引入: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下面,让我们进入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解读《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

(一)学生初读,谈对周朴园的印象

周朴园在文学界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大家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

(二)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0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我们”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

教师提供材料: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提供解读视角:

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

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

3、关于“洋火”

问: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30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当中。

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

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如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如鲁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或是共同照看当时尚小的周萍,其乐融融,其情温馨。用“我们”一词是那样的自然,实在是情不自禁啊。

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所以会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1、女生读,男生点评。

2、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你们”一词共出现多少次?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你们”一词反复出现共六次,表明侍萍心中怨恨的对象除周朴园以外,还有其他人,那就是文中出现的“老太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周鲁二人的关系正如,《红楼梦》中的宝玉和晴雯,《家》中觉慧与鸣凤的关系。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3、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点拨:“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情境三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解读步骤:

1、讨论: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真实:保留旧物三十年,保持旧习惯三十年;另外吃斋念经三十年,对现在的妻子非常冷漠,也都表明他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周朴园。

虚伪: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他现在年纪大了,而他的妻子繁漪又是桀骜难驯的女人,他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四、小结: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周朴园有哪些往事?

一、无锡好时光。二、逼走梅侍萍。三、旧日的世界。(旧衬衣旧雨衣旧家具老习惯)

那周朴园是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小结本堂课内容,引出第二课时)

第三、四课时

引出:周朴园是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小结第一课时内容,引出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情境四: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

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

1、品味舞台说明

“痛苦、汗涔涔、喘出一口气、沉思”这些舞台说明真切的反映了周朴园的内心世界:痛苦、愧疚,内心忍受着巨大的折磨。

2、当周朴园和侍萍谈起无锡的一件往事时,叙述却大相径庭,为什么?

身份:年轻小姐——下等人

行为:很规矩——生前是不规矩的,不很守本分,跟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梅小姐是否规矩影响到他是否规矩,美化侍萍是为了美化自己,明白了周朴园如此叙述往事的目的,他是为了掩盖当年抛弃侍萍的行径。

终于他发现侍萍不仅没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过渡到情境五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解读步骤:

1、分角色朗读。

2、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2)、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3)、探究舞台说明

(4)、借助心理学分析法

3、4人小组充分讨论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

参考:俩人此时地位太悬殊了,他怕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受到威胁,更不愿鲁侍萍来冲击他目前的家庭秩序。根据舞台说明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已不是过去年轻漂亮的梅侍萍了,使周从怀旧的感情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经过情感与理智的较量,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所以周用如此绝情的方式来结束对梅侍萍的幻想。这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过渡到情境六: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

解读步骤:

1、通过支票这一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①为自己,用钱将鲁家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让“鲁家的人以后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免除后患。(自私、冷酷)②为自己:真正的要弥补罪过,表达忏悔之意,求得内心的安宁。③为侍萍:想让鲁安度余生,为她提供生活保障。(有温情、有良知)

2、点拨:“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请看两句话:

“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和

“鲁贵对四凤:(汹汹地讲)脸呢,又学__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到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会说: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生;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

二.品读“哦”字

在这部分对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字

师:戏剧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可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相同的“哦”字呢?它们语气读法都相同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字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大家仔细品读这些“哦”,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段表演朗读,读出“哦”的不同语气语调,学生点评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⑵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⑶哦。

⑷哦?你说说看

⑸(苦痛)哦!

⑹(汗涔涔地)哦。

⑺哦,救活啦?

⑻哦。

⑼哦!

⑽(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⑾哦,侍萍!(低声)是你?

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表演读。

有一般的应答词;有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语气平淡停顿稍短些;表示惊奇,声调要上扬;内心有愧疚,可以短促重读;受指控后做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认出侍萍时的恐惧、失态,可以短促重读;注意标点符号对感__彩的影响。

三、揣摩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人读原句,其他同学补出潜台词

(1)“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到这儿来了!”

潜台词:为了敲诈我,你可真费尽了心机啊!

(2)“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潜台词:说出我们过去的丑事,不仅会让外人笑话,也会让你我的子女笑话的,如果我这一张脸没有地方摆的话,你那一张老脸就更没有地方可摆了,因为我毕竟是男人,你毕竟是女人啊!

(3)“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潜台词:你大不了想敲诈我几个钱,好吧,你开个价吧!

(4)“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明确:潜台词:你我以前的事,千万别让他知道;否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5)“不过是——(顿)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死了的。”

潜台词:你千万别让他认你为母亲,这会影响他前途的。

四、学生表演或播放视频

五、小结

1、人们常说人生如戏,其实戏又何尝不是人生呢。

1997年12月11日,北京上演了“北京人艺”排演的新版《雷雨》。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真可见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雷雨》真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伟大杰作,也许,这恰恰是《雷雨》的魅力所在吧!

2、名家评说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田本相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2)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 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 晋历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 望,于是秦 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 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 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 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 ____地挑拨秦 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二、总结、扩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三、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 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4)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

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课件#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__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2、where:何地3、who:何人4、what:何事5、why:何因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课件# 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课件# 导语。

3〉主体

主体是#课件# 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①学生齐读)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zhì)掩映(yanyìng)瞩目(zh?mù)展拓(zhantuò)冉冉升起(ran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 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 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 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__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__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 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5)

尽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境界

一、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①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②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来自贬谪后的苦闷,我只能在此欣赏这美丽神奇的山水。

3、客人因何而悲?

苏轼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的动力,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他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向纷呈。

教师:写曹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想到英雄马?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壮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现在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还谈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业。尤其是“而今安在哉”这一句,像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最终也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是报国无门的我,更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教师: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还有其他的对比让作者感到悲伤的吗?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可以说“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师:其实他不用那么苦闷的呢,当官也不一定是人生的选择,我就曾经看见过很多领导真正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公事,还被人误解,苏轼怎么就不明白呢?苏轼可以上网啊,跟朋友唱k阿。

明确:

引导学生从宋朝的历史及文人的参政意识去思考为什么苏轼如朝为官的心愿如此强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

高一语文分析课件简短(篇6)

一、#课件# 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77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