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良好习惯应该怎么培养

庄宇 224分享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身心快速发展,思维逐渐发展,各种能力逐渐形成,因此,老师需要把握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教师了。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的对象,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我们要求学生拿到新书后给书包上环保书皮,我们老师首先把书皮包好;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数字,自己的板书也要认真规范;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我们教师也要提前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该做眼操的时候即使还有一句话没讲也要停下来先做眼操,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就要做什么;教会孩子课后四件事;养成午休前抄作业的好习惯;和班主任沟通统一要求,明确自己上课的要求。这样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教学习惯,以身作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当中,如果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也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大部分老师都喜欢聪明、学习好的学生,然而在班级当中,一定会有一些不喜欢学数学或者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消除畏惧的心理,肯定其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发自内心的表扬学生,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同时也对数学这门课程消除了畏难情绪,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了解习惯有待改进的孩子在其他课堂的表现是否如此。教师在表扬肯定学生进步的时候,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力争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素质。对每位学生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我们都要真诚和热情地甚至是夸张地表扬和肯定,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里播下“学习数学有趣,我是能干的”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重视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学习是学习步骤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可以说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就取决于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应养成以下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的习惯(开学时的方法就很好)

  2、认真听讲的习惯

  从刚开学时的赋予每个要求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完成动作的时候不自觉的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而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有所提升:

  首先,要求学生会听老师讲课,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我们教师要确保每节课都要精神饱满,力争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利用好教具和多媒体,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听讲。当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正面引导的效果好一些,一年级几学生都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适时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用目光加以暗示或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让他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我,要认真听讲。

  其次,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听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和自己的答案是否一致,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要使学生明白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有修养的表现,会听才会有进步。刚入学的学生急于表现自己,往往老师的问题一出现,就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有时完全是同样的答案。面对这些问题,先要求学生以“标准姿势”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然后用“最好的声音”回答问题,在出现“相似答案”或者“相同答案”时,亲切地提醒他以后要仔细倾听同学的发言,不能“浪费”大家宝贵的学习时间。

  再次,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提问设计应有难有易,简单的问题尽量留给上课不主动发言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当学生的回答很长很乱时,老师也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坚持听完,但可以给点导向性评价:“如果能简洁点就更好了。”

  3、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单纯的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果老师时间给予不充分,过早地说出问题的所在,一方面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时间长了,学生就不会去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老师要让学生勤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大胆地说,并且敢说,敢于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不管学生的表达正确与否,我们都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回答。其实这种敢说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同时,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们组还采用了逼和激的办法,一是“逼”,逼问孩子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千万不要以为某个学生能说出你要讲的内容,所有的孩子就都懂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提前学过的学生,而那些没有提前学过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也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二是“激”,激励学生发言交流。要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的多。想办法多让学生从实物的演示到数学思想的形成。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全部调动起来,之后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逼”但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放下老师的权威,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可以激学生思考习惯,比如可以每周一题并“告诉学生你就差那么一点点了”。通过“逼和激”可以在班上培养出一些学有余力的数学苗子。

  4、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课堂上尽量创造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请我呢?”我们要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积极举手可以迫使自己紧跟老师的思路,让自己上课不开小差。而且这节课老师请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请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的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们也注意利用“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把每一句话说清楚说完整。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很多错题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也就是没有审好题,如在计算中出错原因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有的是对题的意思理解偏离,或者由于在解题当中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列式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仔细读题,让学生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刚开学时的读题指导的两个步骤就是很好的训练审题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培养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与否的一个直观体现,也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的表现,这对其一生都会有潜在的影响。认真完成数学作业,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方法、最基本的要求。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和其他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勤于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业书写整洁、规范、美观,使学生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被我们习惯称为马虎的现象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这项工作重在上课的训练,刚学时的放弃那个发就很好,只是还应注意每种题的检查方法的指导,在平常的练习中就让学生充分交流,找到好的做题不易错的或者好的检查方法。

  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仔细改错的习惯

  培养学生从小尽量不出错,错了并不可怕,就怕错了不改,以后还出同样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认真改错,分析为什么出错。每次作业批改完之后,针对学生作业情况,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依次改错,改错时把出错的地方不要擦掉,在旁边写上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小组总结,对全部认真改错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强化学生及时改错的好习惯。

  总之,我们力争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学习的主人。经过这样全方位的强化引导,让学生逐步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伴随学生成长,使学生终生受益。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进步。

  但是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于是,我们也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专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要求严谨精确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数字、符号、计算、数学等,这就对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要认真、专注。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马虎、分心就会出现比如弄错符号、小数点,看错数字等错误,导致最后的成绩不佳。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而要想使学生专注听讲,教师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他们生性活泼,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制力差,喜欢一些有趣的具体的东西。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这也是很多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在书写的时候不专心,不仔细,一些学生往往会将6看做9,把2看做5,把1看做7,导致后面的所有步骤都是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产生的失误让人可惜。因此,教师要对此有针对性的措施督促学生进行改正。比如可以和学生们讲一些例子:我借你9百块钱还你6百块钱可以吗?我把你的成绩79写成19可以吗?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不断的进行改正,进而培养学生认真专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独立、合作的习惯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身基础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和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现代教育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使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中断思考和学习,他们的自主能力差,主观意识不强,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追随他人,缺乏自我思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建时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差距,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的层次。比如在做作业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的用学生的作业效率、作业质量来进行评价,而且还要结合学生做作业的态度,看他们是否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对于独立完成的就算做错了也要予以表扬,培养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品德。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独立地思考之外,和其他人比如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和协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取长补短,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弥补自身的缺点,还能在这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交流能力,使他们在相互的学习和竞争中得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计算的技巧、方式等让学生展开交流和合作,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他们发展的助推剂。

  三、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

  数学中包含了大量的规则、概念、定理等,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归纳,否则就会出现疏忽和遗漏,难以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定期的复习、总结和归纳的良好习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一个不断将知识整理和内化的过程,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的检查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完习题或者答完试卷后认真检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形成这一习惯,并且长期的坚持下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这样的一个良好习惯。这样的而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随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五、培养学生实践运用的习惯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将应用于生活。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实践。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自身熟悉的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具体的生活环节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比却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运用,养成良好的运用习惯。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转变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72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