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语文课上要怎么提出问题

庄宇 224分享

  很多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但并不是每次提问都能收到同学们积极的反馈,这里面就涉及到课堂提问的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1、把握课堂问题的难度

  语文教师在围绕教学内容提问的时候,需要依据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把握课堂问题的难度。如果问题比较难,学生无法顺利回答,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则会使学生失去回答的兴趣,无法起到提问的效果。因此,问题难度适中对保障提问效果非常重要。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依托教材,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和思维习惯,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桂林山水》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问题虽然可以直接从课文阅读中找到答案,但是仍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概括总结,这样的问题难度适合所有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因势利导,对较为简单的问题,改变提问的方向与角度,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爬山虎的脚》时,一般提问学生描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而这可以从课文中轻而易举的找到答案。教师不要拘泥于形式,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向学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这样即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问题的难度。

  2、创新课堂提问的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种提问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很容易会使学生感觉枯燥单调,从而丧失回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提问的方式,如悬问、曲问和逆向问等迂回提问方式,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少年闰土》的时候,如果教师提问学生:闰土在乡下是如何捕鸟的?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只会照本宣科:“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虽然答案正确,但是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迂回提问的方式,如:哪位学生可以将少年闰土捕鸟的过程表演一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很容易就被激发出来,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了期待,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创设课堂提问的情境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把握提问的时机,又没有创设提问的情境,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既造成了学生对问题摸不着头脑,又无法起到提问的作用,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以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且需要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以提问的方式有效衔接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发挥提问串联教学内容的作用。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讲到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的时候,教师自然而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寒冷的天,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回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小女孩赤着脚,天又黑又冷,小女孩饥饿交加,此时每个学生心中都会升起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小女孩不回家?教师的提问正好与学生的疑问不谋而合,学生对接下来的讲解自然充满期待。在讲到小女孩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的时候,教师顺势提出:为什么小女孩开始都是一根一根擦着火柴,此时却擦着一大把火柴?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着一个细节,而教师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增加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幸福生活极度渴望的体会。

  4、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和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进而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疑惑,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卓有成效。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清平乐•村居》的时候,很多学生不太“最喜小儿无赖”的意思,只是依据字面的意思,错误的理解为最喜欢小孩耍无赖。教师既需要向学生仔细讲解“无赖”一词的古今异义,又需要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去推测“无赖”在诗词中的妙用。同时,有的学生认为“最喜小儿无赖”的意思不是最喜欢调皮的小儿子,而是最令人欢喜的是小儿子的调皮神态。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温馨画面,以及儿子们的动作神态,可以得出“最令人欢喜的是小儿子的调皮神态”的翻译最为恰当。当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语文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引,自己找到答案,这样才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一、精心设计,目的明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一个既能体现文本的主要内涵,又能紧紧吸引学生眼球和思维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吧。上课一开始,王老师在与学生谈话的同时,用粉笔轻轻地在课题的“深”字下面画了个着重号,之后便抛出了整堂课的第一个问题:为何要在“深”字下面画个着重号呢?这个“深”字要表达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效地把握了文本的教育目标,同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指向明确。

  二、难易适中,逐步深入

  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处在学生已有知识系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几乎所有名师都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尺度,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不断寻求文章内涵。来看看蒋军晶老师的《生命的药方》一课吧。课堂伊始,蒋老师就很直接地在学生读文时提出了一个能帮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的问题: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学生读文、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提出来的,我觉得非常适宜。只有了解了全文写了几件事,才能进一步地深入课文,最后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明知吃药不管用为什么还要很高兴地吃药?明知去新奥尔良不可能为什么还会欣然同往?明知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还要玩死亡游戏?问题难度逐步提高,层层深入,最终明确了课文的重点:是希望、快乐、友谊围系了这一切。

  三、新颖别致,充满情趣

  一样的话,通过不同方式说出来所达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也是一样。好的方式,新颖别致,会让学生情绪高涨,乐于参与,这样我们的语文课上起来就容易多了。就如周益民老师的《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一课的教学中,周老师的一个问题紧紧地吸引了学生:月亮,月亮,究竟有几个?这个问题充满情趣,刚开始的确让全场师生惊讶。是啊!月亮究竟有几个呢?哦!原来是有多少首诗就有多少个月亮;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轮自己的明月。如此精妙的提问为后续教学作了一个很有力的情感铺垫,接下来周老师就很自然地引入了一首首有关月亮、饱含思念深情的诗。

  四、循循善诱,曲径通幽

  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名师大家们的课都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问题刚提出来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可经过一番引导之后,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永正老先生的《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习作教学就很有利地诠释了这一点。教学伊始,于老便用课件展示了两段优美的短文,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家读一读这两段,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地在短文中寻找着,找到了相关内容的词语之后,于老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什么词?学生立即回答:拟声词。于老随机就说:“在这样的短文中,我们不仅看到美丽的景物,还听到了一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既写出了看到的,又写出了听到的,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有声有色。”如何“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是个多么抽象的问题,可经过于老的简单分析之后,它便迎刃而解。

  五、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好的提问,总能启人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呢?我认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适用于学生,又要适应于教材,还要富有变化。因为学生的思维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我们的教师也要能跟上这样的变化。曾听过窦桂梅老师上的名著导读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窦老师从古诗和中国四大名著入手,引出《西游记》,进而引导学生认识《西游记》中的人物,提出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在分析小说内容时,窦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骨精一共变化了几次?分别变成了什么人?在揭示完变化之后,窦老师转而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孙悟空打了几次?结果如何?分析到这里,课文似乎应该就此打住。可窦老师却富有变化地抛出了第三个问题:孙悟空三打之后,唐僧的态度都起了哪些变化?引出唐僧对孙悟空评价的话(无心为善,有意为恶),升华了课文蕴含的主题内容———善与恶的关系,同时也延伸了课文内容,起到了名著导读的作用。

    73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