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有哪些方法

庄宇 224分享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学困生。老师需要正确对待学困生,帮助其实现转化。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素质观念告诉我们,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而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人的心理活动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可从以下两点做起:

  1.注重学困生的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进步时,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只要学困生接受了老师,就会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对学困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即使他们错了也应委婉地指出不足。

  2.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可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让他们在动动做做中接受抽象的知识。

  (2)加强语言的艺术性。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对教师按部就班、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适时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能对学困生从感情上关心、学习中细心指导,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随时给予鼓励,逐步促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做得很好,老师喜欢你”

  二、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参与课前有效预习,课后及时复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重学困生的预习。教师在预习之前可布置预习提纲,让学困生结合提纲读书,增强预习的目的性。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之前,教师布置学困生先复习加法交换律,再来预习新课,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在学习新课时,学困生也就容易掌握,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教师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给他们正确定位。如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点移动》这一知识内容,我将它调整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小数点向右移动。学生有了这个基础,那么第二课时学习小数点向左移动就轻松多了。

  3.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听、说、思考的好习惯。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窗口。学困生在听课时精力分散,效率低下,因此,指导他们不仅要专心听课,而且还要掌握听课的方法。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而且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基本技能,如读题、画图、分析、思考、说话、验算等能力,应多给学困生锻炼能力的机会。

  三、开展适合个性差异的课后辅导

  教学之余应给学困生特别的关照。针对不同的个性差异,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建立并填写每一个学困生的跟踪表,以便随时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

  (2)让学生结对子,请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利用课外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业可以面批,对他们的质疑和错误应耐心讲解。

  (4)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同心协力,共同教育学困生,方式有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平时电话联系等等。

  (5)完成每个知识点复习教学后,以小测的方式进行分层次检查,准确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每个学困生还存在的问题,及时争取补救的方法。

  四、让学困生在评价中发展

  从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学生评价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效率、思维技能及接受变革的意愿。

  激励的评价,能给学困生以鼓励,给学困生以自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状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与转化对策

  一、形成因素

  (一)个人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在“学困生”的多种形成因素之中,个人原因是形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大多为12周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充分,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思想抛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跟不上教师讲课进程的现象;而且有的孩子,受其自身性格影响,可能会有一些自卑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十分不自信,而这样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受到挫折,就会加剧他的自卑心理,也就更加不利于数学课程的学习。

  (二)家庭原因

  除了个人原因以外,家庭原因对于“学困生”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学生受到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学习氛围、父母文化程度的不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很早就父母离异或者是外出打工,迫于生活的无奈需要和亲戚生活在一起,相比于自己的父母,亲戚对于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并没有那么高,而孩子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疏忽,长此以往,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三)学校原因

  除了上述两种原因以外,出于学校方面的原因也可能会形成一部分的“学困生”。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生源量,都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提高本学校的升学概率。在这种情况下,就普遍形成了教师只重点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疏忽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的现象。而这就导致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程,学习效果也越来越不好,对于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也不断地加剧,若一直这么恶化下去,由此极易形成不可逆的讨厌学习数学的心理,而这时如果再想转变“学困生”的困境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二、转化对策

  (一)增强学习信心

  大部分的“学困生”都有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们常常抱着一种自卑的心理在学习,再加上学习成绩差,在班级中存在感也不强,不仅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就连其他学生也不愿意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而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利于转化“学困生”困境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的关心“学困生”,经常通过日常谈心、课下辅导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切实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通过提问或者是日常测验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且在上课过程中不应该只关心优异生的理解能力,应该根据大部分的学生来调整上课进程,以此来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消化该课的学习内容;最后,还应该多多通过表扬“学困生”的方式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其实,并不是每个“学困生”都是不可挽救的,大部分的“学困生”只是還没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或者家长对于他们的期盼之心,更主要的是能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就能慢慢的喜欢上学习数学。

  (二)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因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从而导致不爱学习数学甚至是讨厌学习数学才变成“学困生”的。因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转化“学困生”的困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数学教学方式单一,学习过程枯燥无比,十分不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走进生活、实地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中设立“我问你猜”的提问环节,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有奖问答方式, 通过表扬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三)家校联合,积极引导

  上文中我们曾经说过,家庭对于“学困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学困生”的转变不仅要有“学困生”自身和学校的努力,更要有来自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才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积极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家庭也应该积极配合学生的转变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家庭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关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鼓励称赞孩子的学习成果等方式,促进“学困生”的转变。此外,学校与家庭也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两方面积极沟通交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73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