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预习教学是所有学科都所拥有的,它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1.开发学生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自我学习的良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力。在课前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对于一些难点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在理解程度方面会远远超过未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例如,在针对《九寨沟》这一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使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习的主导权利还给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展示一些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带领学生走进其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在想象的九寨沟中进行自由地畅谈和遨游,并引导学生带有感情色彩地朗读课文。在对生存于九寨沟中的稀有动物进行介绍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课文中对于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进行了介绍,这些小动物在日常生活中是并不常见的,那么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哪一种?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为什么最喜欢它?”这种开放式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回答,在满足学生乐趣的同时又帮助学生巩固了学习内容。

  2.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全面地对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把握,但是这个过程的有效实现必须以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为基础。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点。对于课前预习效果的提升,最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教师应围绕预习方法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达到预习目的。

  3.提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主题思想,并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情感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围绕课文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逐步推敲,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重点。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问题设计,对于教师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挑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一、激发预习兴趣

  学生预习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得需要学生有着积极的主动性,否则自己去学习知识是很难的,学生自己预习也比较单调枯燥。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如果学生的预习作业,一直是老师所布置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权利,就一定会削弱他们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优秀、爱动脑的学生更是如此。此时,预习内容自由选择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定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成立预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重视预习质疑,让学生主动思维。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

  二、科学评价

  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主预习效果的评价应采取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评价为主,进一步提高自主预习的有效性。对于预习作业,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的思想,反正课堂上还会教,一些预习作业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小学生年纪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一此两次三次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师必须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会有认真做的动力。同时,还应形成另一个检查机制,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三、抓住重点进行预习

  新课程实施至今,有些教师对“训练”二字仍讳莫如深,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预习中强化语基环节必不可少。课前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处理“训练”的方式与艺术。不少教师讳“讲”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这种“点讲”决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烦琐分析,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仍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且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去讲。

  四、优化预习方法

  刚开学的时候,虽然布置孩子回家预习,但是因为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而且有些孩子学习不够主动,这项作业的完成与二年级没有提高。我们二年级是这样要求的:1、认真读课文;2、画出生字词;3、标出自然段序号;4、自学生字。开学几天后,我关注到这个问题,结合《语文评价手册》,补充以下几点要求:1、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解决;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完成《评价手册》【预习导航】;4、对查阅什么资料作一定的主题要求,必要时可以简单写下来。通过明确要求,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能够逐渐步入正轨,但也要警惕他们因为习惯而出现马虎应付的现状。

    74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