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_翻译_习题

俊炯2 1172分享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_翻译_习题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

  宋代: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注解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蘅皋(héng gāo,横高):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试问闲愁都几许:都几许,有多少。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

  练习题

  1、词的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却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作答,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2、末四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人也因此有了“贺梅子”的雅号,请你说说它究竟妙在何处?(不超过100字)(5分)

  答:词人连用三个比喻(博喻),以烟草、风絮、梅雨三个意象合成一幅时空展衍的江南暮春烟雨图,不仅将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客观景物,而且形象地表现出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法排遣。(角度1分;结合作品分析2分;语言1分)

  3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 )

  a.这首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

  b.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下阕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

  c.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

  d.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_翻译_习题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今天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