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_译文_习题

俊炯2 1172分享

  《永遇乐·璧月初晴》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哀婉无穷,表达了临安沦陷后“江南无路”的悲苦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看。

《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_译文_习题

  《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

  宋代:刘辰翁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永遇乐·璧月初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我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

  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注释

  ①乙亥: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②李易安: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③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璧月,以圆形的玉比喻圆月。

  ④黛云:青绿色像眉似的薄云。

  ⑤禁苑娇寒:皇帝苑园不许宫外人游玩,故称禁苑。娇寒,嫩寒、微寒。

  《永遇乐·璧月初晴》练习题

  1.词中最能体现上元节景象的一句是: (1分)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中说“托之易安自喻”,表明作者借写李清照的身世,来抒发自身在乱世中的感慨。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了本应欢乐的场景却因战争和天气的因素显得格外冷清、萧条。

  C.下片用“此苦又谁知否”这句话来呼应序中的“悲苦过之”,强调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D.下片运用了李清照、杜甫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诗歌的意境更为开阔深远。

  3.有人说,画线句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1分)华灯明昼

  2.(3分)B

  3.(4分)

  要求:答题时抓住“空”、“残红”、“无寐”、“满村”等词语进行赏析,手法上关注对比、以声衬静等。

  示例:在战乱中,诗人远离亲人,思念故国,独自一人对着残灯发愁,无法入睡,心情愁怨,而此时满村热闹的祭神仪式开始,社鼓声不断,更反衬出了诗人此时的寂寞愁苦;(2分)但这新春祈求丰年举行的祭神仪式真的可以给百姓带来幸福安宁?这里蕴含了作者对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失望和哀叹。(2分)

《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_译文_习题

《永遇乐璧月初晴》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哀婉无穷,表达了临安沦陷后江南无路的悲苦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遇乐璧月初晴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48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