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写作指导 > 2023“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10篇

2023“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10篇

福萍1141分享

2023“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范文10篇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写什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征文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10篇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1】

【二人转里的好家风】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读过很多书,他们写不出微言大义的文章,也说不出深奥玄妙的道理,但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传承着家风。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二人转之乡吉林省梨树县,在这里,二人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生长在二人转之乡的我,从小随着父母听戏,听着父母讲戏,久而久之,在听戏讲戏的过程中,也从戏中学习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听《鞭打芦花》,学到了闵子骞孝亲悌长的传统美德。“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言犹在耳,“闵损贤孝留继母,一代美名万古传”牢记于心。孝悌之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善孝当先,鞭打芦花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听着戏中的唱词和长辈的讲述,看着父母孝顺长辈的言行,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记住了鞭打芦花的故事,开始懂得了故事之中的道理,知道了为人子女的义务。以戏中人物为榜样,帮着母亲烧火煮饭,跟着父亲放羊喂牛,想着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孝道的认识与认同也日渐加深,明白了孝顺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关心,更要在精神上予以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听《马前泼水》,学到了朱买臣勤学苦读的治学精神。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虽读书不多,但却十分重视教育。打小父母便常常和我讲:“你看看人家朱买臣,虽然家里穷,但仍然坚持努力读书,冬天进山砍柴回来,读书入迷到天冷而不觉,过家而忘入。结果人家到底出息了。所以,你也得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知道不?”因此,年少的我便意识到努力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像朱买臣一样,把书读好,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戏中的朱买臣,就这样成为了父母口中苦读的典型,成为了我心中勤学的模范,成为了传递笃学精神的载体,成为了督促着我勤学奋进的力量。

听《包公铡侄》,学到了包大人公正廉明的无私品质。戏中包公陈州放粮,遇见有人状告其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包大人铁面无私,秉公断案,依照国法,铡了包勉。“我怎能藐视国法是非颠倒,我怎能知法犯法不按律当条”,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唱词,至今仍记在我心中,时刻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决不能违法乱纪,损公肥私。如今有幸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我更要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善用法治方式,坚持依法依规做事,清正廉洁做人,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像包公一样的执法奉法者,成为依法治国的执法守法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出出戏剧演绎着一段段故事,一段段故事传达着一个个道理。二人转,不仅传承着这片黑土地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美好回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家风。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2】

【“三句话”反映年味中的家风传承】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桌饭,斟满酒、举起杯,这才叫三十,这才叫春节。”

春节期间,其实最忙碌的是母亲,她除了节前的浆洗,还负责一大家子的美食。在我们家,母亲的主厨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即便有些时候,我们不愿她累着,在饭店就餐,母亲还是要坚持三十亦或初一摆上一大桌。这是属于母亲的领地,也是她施展厨艺的舞台,或炒或炖,或凉调或热炸,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食材有多少不同,母亲总能用她的一双巧手,给我们全家提供一顿丰盛的大餐。在母亲看来,这做菜的过程,就是享受一大家齐心做一件事的过程,心思那么纯正而又真挚。母亲常要提早备齐食材,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这时间常要延续到正午的那最后一条鱼,在一挂长鞭炮声中,一场精彩从母亲的妙手中以一碟碟的形式摆满圆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一刻的幸福离不开辛勤的付出,离不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幸福都是劳动者奋斗出来的,平凡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这份用劳动支撑起的和谐之中涵育、闪光。

三句话自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见出母亲的坚持。我家传统春节的流程,正是在母亲一步一步引领下,才一年一年有条不紊、热闹非凡地延续下来,而孩子们也在这种有序的操持下,在成长中记住并习惯了春节该有的步点。今天的我早已明了母亲的坚持,感恩感谢于母亲的付出:一个家庭还是应当有传承的,在这多变的世界中能够多出一丝定力,拥有一份耐得岁月咀嚼与回味的味道,这不正是一种绵长的幸福?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3】

【传承好家风 厚植本色“三样”】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一门家风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具有塑造和校正的作用,一国家风则深刻影响着民风的好与坏。作为党员干部,当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厚植本色“三样”,让“忠”“义”“孝”的家风致远,让德馨飘香。

传承好家风,厚植“忠”之本色。三国《兵要》一书中说到:“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守渊,人守忠,鱼离开了水将干渴而亡,人失去了忠诚之大德必至穷途。忠诚是党员干部信仰之根基、精神之动力,是遇岔路不走偏、遇风雨不动摇的那股子“坚劲”。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身份与职责,牢牢守住对党忠诚的这条生命线,传承红色家风,秉持革命先辈的气节与信仰,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保持“立根原在破岩中”,做立得住枝节、经得住风吹、抗得了潮击的遒劲之树,将思想的自觉转化为行动的自觉,将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坚定的信心,在攻坚克难、知行合一中做“靠得住”“顶得上”“战得胜”的党员干部。

传承好家风,厚植“义”之本色。党员干部要交益友,也要尚友德。交友以义,这里的“义”不是指“哥俩好”式的江湖义气,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若只论私情不顾公心,只论亲疏不知曲直,只论功利不看良莠,就会被“不义之义”蒙蔽了心智,这样一来,失守的是底线,殃及的是党的事业。传承好家风,就是要知何为“义”以及如何“行义”。从“君子喻于义”和“行而宜之之谓义”中可知,所谓“义”,指的是“大义”,是心胸坦荡、心底无私,是共产党员“大的样子”,始终秉持为民之心和公正之道,人情之中有情理,决断之时有原则,能够正确把握好公与私之间的尺度。义与理不分家,明理才能正“义”,行义先知止,知道什么事应为,什么事不可为,才能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传承好家风,厚植“孝”之本色。《大学》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意思是如果为政者能够尊敬老人,那么社会就会兴起仁孝的民风;为政者如能尊敬长者,人民也会随之尊长。由此可见,孝不仅是家风之本,也是民风之本。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孝”是子女感恩父母的本心、回报父母的本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倘若不能尽孝于父母,又何谈尽忠于国家;不能回报于父母,又何谈回报于百姓?党员干部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个人成长亦是受教于父母,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要尽心尽力地尊老、敬老、爱老,发扬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让“孝”奏响家庭和谐美满的旋律,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奏鸣曲”。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4】

【于小事中看家风】

在日常生活中,“家风”似乎很少被提起,但当“优良家风”写进《民法典》后,关于“家风”的讨论也愈发热烈。我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我们家的家风。

爷爷教会我规矩。“身子要直,头要端正,手臂自然撑开”,“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只比桌子高一头的我站在桌子前晃晃悠悠地听着爷爷严厉但耐心的教导。还未上小学的我哪懂得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只觉得每天一个小时的书法练习让我少了些自由玩耍的时间。长大后,才明白“字如其人”的说法并非信口开河。一笔一划的临摹和练习让我从书法的规则中体会到了做人的规矩,也让我身上渐渐有了细致、专注、沉着、耐心的品质。“吃饭要扶碗、尽量夹自己面前的菜、不要东挑西拣、不要敲碗、不要吧唧嘴……”自打我学会自己吃饭开始,爷爷嘴边吃饭的规矩就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吃饭习惯。爷爷教会我的是待人接物最基本的规矩,让我受用终身。

奶奶教会我淳朴。奶奶离开前两个月的一天,我正要收拾行李返校,却突然接到叔叔电话,说奶奶快不行了。我慌里慌张赶到医院急诊室,远远地看着病床上的奶奶费力地呼吸,却不敢往前再迈一步。两个月后的某天凌晨,我在睡梦中接到了奶奶去世的噩耗,瞬间清醒,立马订机票赶最早的航班回家。一路上,和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浮上心头。奶奶不善言辞,却热心助人,邻居家有难处能帮尽帮;她不讲究吃,一日三餐是粗茶淡饭;她不讲究穿,扯一块粗布就能自己缝一套,一穿便是好几年;她不讲究排场、不铺张浪费、不与人争执……她这一生过得平淡、无欲无求,踏踏实实过日子。奶奶教会我的淳朴让我在喧嚣的社会中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

父亲教会我孝顺。父亲是一名教师。作为老师,他教会了我严谨、细致、谦虚、耐心等;但作为父亲,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教会了我孝顺。父亲小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饱,爷爷奶奶为了供他们三兄弟上学,省吃俭用,吃了难以想象的苦。父亲十分感恩当年爷爷奶奶坚持供他读书,一心想着回报父母。他平时工作忙,便利用周末的时间回老家陪伴父母,和他们聊聊自己的工作、听他们说说最近的情况、陪他们一起干农活。没有时间回去,便会通过电话保持联系,让父母明白孩子们心里惦念着他们。此外,在物质生活上,父亲也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父母最好的。父亲所做的,不过是最普通的小事,但最难坚持。“孝顺”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中彰显,也在我身上得到了传承。

母亲教会我勤劳。听外婆说,母亲从小成绩优异且十分勤劳,放学时间不是在田间就是在地头。虽然是个女生,但她可是家里干活的主力军,做到了学习、农活两不误。闲暇时间,她还会给亲戚朋友们织毛衣、围巾等,这双手是一刻也停不下来。后来,我们全家搬到县城,建房子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还负了一些债。母亲为了偿还债务,便白天上班,晚上兼职,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的家庭奔波。她还时常教导我:“幸福是等不来的,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也将母亲的教导铭记于心,时刻不忘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价值、创造美好的生活。

家风,凝结了长辈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作风。从家里长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将伴随并影响我一生,我也定会将这些优良品质传承,让优良的家风始终推动我们小家向更好发展!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5】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__年,央视网发布公益微视频《家风传承》,通过三个平凡而又感人故事,还原了“家风传承”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听到“家”这个字,总会让人产生一丝悸动,好似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愫在心间流淌,正如古人的这些诗句一般,饱含着人们对家浓郁的情感、强烈的思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确,对人们而言,家既是出生、记事、成长的地方,也是接受养育、学会做人、走向社会的“始发站”。尤其是家庭美德、良好风尚的形成,更是人们融入社会、走向成功最为仰仗的“注册资本”。可以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风都是堂“必修课”。

涵养好家风,要传承家庭的风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最小、最基本的群体单元,家庭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连接起一个个关键的节点,绘就出一块块细密的网格,让世界紧紧相连、牢不可破。而家风,更是社会公共美德、精神文明的微观体现,唯有家风好,千家万户才会好,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安定、民族才能兴盛,正应了那句“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我们要重视家的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仅要凝炼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样的基本美德,更要将好的家风、好的风骨发扬光大,以“小家庭”的美满祥和促成社会“大家庭”的幸福和睦。

涵养好家风,要吸收先进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开放的民族,包容的民族,更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吸收着外界精华、融入着时代元素,以更深沉、更伟岸、更璀璨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人的家风建设更是如此,在保持并传承好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同时,不断吸收、扩充着家文化的底蕴与内涵,让新时代家风在共性与个性中开辟新思想、扩充新理念,而这也更凸显家风积淀的重要性。时下,新时代伴生大量的新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取舍、辨别,着实不易,但良好的家教、卓越的家风让我们独具慧眼、意志坚定,不断汲取着优秀的时代元素,让家文化的内涵与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涵养好家风,要接受终生的洗礼。良好的家风唯有不断地践行,方能得到良久的保持。不可否认,社会是个“大染缸”,既可以为人添上靓丽的色彩,也可以抹上难以擦除的污迹,一得一失、一取一舍,全在一念之间。而好的家风,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风向标”,为我们每一次的抉择、每一次的迷茫举旗定向。所以我们要珍视家风的精神洗礼作用,__,牢记使命,不断朝着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具动能的目标奋进。同时,我们不仅要传承好家风中的优秀品质、先进元素,做到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更要将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共同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让家风发挥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巨大价值。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6】

“家是心灵的港湾,人生的驿站,是感情的归宿,灵魂的延续。”家,多么温暖的一个词,但是,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家训,是每一个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日复一日地影响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性格。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事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同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孝,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少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为它吟诗作曲。孝,在历史的长河中,彰显出中华传统的独特魅力。

孝,或许,有的人,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才会真正明白。

小时候的我,懵懂无知,不懂孝的重要。后来,在我十岁那年,我最亲爱的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这时,我才明白,孝,这个词多么崇高,多么伟大。

那时,爷爷住在老家,我和爷爷分居在两地,我和爷爷一年见不到几次,和爷爷聊天的时间更是没有几回,所以,在我印象中,和爷爷的记忆几乎是空白的,只记得,爷爷招呼我吃饭时的兴奋,看见我们回老家时的喜悦,临走时虚弱又和蔼的笑容。多年后的今天,又回忆起那年,又有多么后悔,当年没有多和爷爷说一句话,多为爷爷泡一杯茶,多为爷爷盛一碗饭,多看爷爷一眼。这么多年来,我写了许多篇文章,去追忆爷爷还在的时光,但这些,不过是一些回忆中的泡影罢了,这些都弥补不了我的遗憾。

我想,孝,可以很简单,只是为父母捶捶肩,说说话,甚至多回家看看,就足够了。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那个陪着你蹒跚学步,教你数学题,伴你成长的人,已经渐渐老了……

记得今年母亲节,我送给妈妈一张我自己画的贺卡,这个礼物,或许,它并不贵重,也不精致,还缺少亮点,这样一个简单又朴素的礼物,却让妈妈露出了最美丽的笑容。

妈妈教导我:人再贫穷,他只要守住孝道,他的精神财富就是宝贵的。人再富有,都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他若不孝,总有一天,他总会被社会淘汰,留下无尽的遗憾。

身体上的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心里的伤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忘记,可唯独遗憾,只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增多。孝不仅仅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在尽自己一份孝心的同时,我们没有留下遗憾,还收获了幸福和快乐。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7】

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家风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

在我家中的墙上就悬挂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对于我来说就是伴我成长,让我受益匪浅。

当我升入初中之后吧,我发现初一的生活没有像在小学的时候随便;以前每天在温暖阳光照耀的操场上肆意的玩耍;是不是的赖在暖和的被窝里,去品尝美味的早餐;这些轻松愉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忙禄的早晨和疲惫的学习生活。

在初一第一次月考中,我的考试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当时心情非常的沉重,我总是会想起,英语老师对我成绩下降时的生气,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爸爸看到后,亲切地询问道:“女儿最近学习成绩怎么一直在下降,而且这几天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还是学习时没有认真?”我说:“没有,我每天都做许多练习册非常的累,每天都要复习到很晚才会睡觉。这时爸爸就用手指着墙上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呆呆的看着这几个字。爸爸突然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挂在墙上吗?”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爸爸对我说:“那我就给你讲讲里面的事吧!我坐在椅子上安静的听爸爸讲故事。”

爸爸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爸爸,如果想要吃到美味的野果,就必须要穿过黑暗的深林。如果一味的退缩不敢向前,你就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地。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如果不能吃苦的话,怎么会积累经验。所以爸爸才有了现在的成功。当听完爸爸讲这些话之后我恍然大悟,我马上跑回了房间里重新拿起书本开始练习,感觉身充上了力量学习的动力又回来了。从此之后我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很晚,但我从不觉得是在吃苦。当在第二次月考中我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了。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的弊端,家风是一条路,指引我向前方走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不仅会助我成长,也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8】

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火爆上映,通过三个故事还原“家风传承”精神。正如视频里说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__以来,__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营造良好家风,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一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纪守法讲规矩,生活上发扬勤俭节约,工作中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表率,也是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表率。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建设时期家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思想上的高度自律,保持清正廉洁良好形象,为家人、为身边工作人员乃至人民群众树立一个具有崇高精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共产党员典范。

二要管住管好身边人,严格约束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群众眼中,领导干部的家风与其本人的作风几乎可以划等号,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甚至亲朋好友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决定着干部本人甚至整个干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领导干部而言,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是衡量其思想境界高低、家风优劣的一把尺子,也是检验他们的权力观和廉洁情况的试金石。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把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贯穿于家庭生活,渗透到亲友关系之中,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要做到人前人后,人生人熟都按规矩办事,把自己的家风搞好,努力建设廉洁型家庭。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9】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家风来规范和引导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今天,我就自己的家风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百善孝为先

孝。这个字几乎是贯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人非常讲究孝道,由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就可以看出。尽管现代社会没有,二十四孝,那样夸张,但它依旧十分重要。

我的家庭也非常注重对“孝”的培养,几乎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而他们也自始至终都在进行对“孝”的践行。

爷爷奶奶总是对他们赞不绝口,并让我向爸爸妈妈学习,做一个孝顺的人!妈妈告诉我说:孝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喷涌,它永远在自己的内心激荡。

诚实为本

爸爸妈妈常常告诫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只有这样,大家才愿意亲近你,和你交朋友!而你自身也在践行诚实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于是,我开始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对别人撒谎,哪怕事实对自己再不利,也要实事求是。果真,因为我的诚实和友善,大家都愿意和我做朋友,而我因此也不再孤独寂寞。

当然,诚实不一定总是不撒谎,直言不讳,有时善意的谎言更能够帮助和挽救他人。

不抛弃,不放弃

人生难免磕磕绊绊,但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不会选择哭泣和气馁;相反,我会继续努力追求,因为我记得—不抛弃,不放弃!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父母常常教导我的一句话。他们告诉我,再遇到问题时,一味地逃避非但不会解决问题,有时还会将问题复杂化,只有迎难而上,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实际的。

于是,我懂得了—不抛弃,不放弃!

以上只是我的家风的一部分,他们也许老生常谈,耳熟能详,但却依旧散发出其亘古的光芒,照耀着我和我的家人,使我们的前方不再迷茫!

“家有好故事”主题征文【篇10】

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公益短片《家风传承》,通过三个故事还原“家风传承”精神。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使然。齐家真是最关键一环,家不仅仅是每个心灵的港湾,更是每个拼搏之心的动力源泉,家风的传承关系着世代延续。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风在现实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家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族绵延不断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风气。

正如视频里所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__以来,__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有重视家风建设,弘扬优良家风,才能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家风的传承关乎的国家的风气,更决定了国家的气运,我们需要坚持倡导”家风传承“精神,共铸和谐社会,兴旺中国。

    87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