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设计

庄宇 224分享

  作业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某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并不能完全将教师讲解的知识掌握透彻,而作业则可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复习知识的目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方法

  一、引入预习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凡事预则立”,因此要引入预习作业,在解决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课堂上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去听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会慢慢形成自学的习惯。教师在选取作业题时注意类型不重复,题目的数量要控制好。布置作业前教师要亲自做一遍题,这样才能熟悉习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各自的内在联系,从而便于将习题分类,同时预见作业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作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业题要典型,量要适中,难度分层次,每一次布置作业都要有基础题和提高题,这样不仅能培养数学兴趣,而且为学生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回味进而小结。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举措,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在短时间内去完成。

  二、合理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发展应用意识。针对这一点,数学作业出现了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如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独立解答,或者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使学生在质疑、提问中发展。作业布置要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符合课程标准和要求。要布置能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精选数学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处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时间多收获不大的作业;要布置能从中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作业可分为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选做作业应有利于特长生发展,必须完成的作业符合学生一般水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努力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风气,经常开展问题讨论,加强小组合作,互助互学。让学生学得开心,勇于思考,勇于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果。

  三、加大错题的反思与复习力度,作业的批改评价要科学

  对错题反思与复习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从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之中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的错题,还可以布置反思错题的作业等,这样持之以恒,相信习惯一定会形成。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再次创造、再次学习、再次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创新意识、学习兴趣、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使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中全面发展。

  作业批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工作,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陷;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教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业的批改评价形式也不能单一。如“对称与对称轴”一节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美丽图案并要写上意义,学生完成后在班级内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分别评出最佳创作奖、寓意最深奖等等,这让很多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因为学生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就必然有学生不能完成所有的作业,特别是提高题。那么,怎么样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输出信息后,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以使自己刚产生的认识得到确定。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做错的根源,让学生喜欢做作业,高效地完成作业,增强学生把握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作业。不定时让学生自己出作业,教师在旁作适当的指导,并且分组竞赛,交换完成作业,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关信息,把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变换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修正教学行为,确保后续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诊断,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程度及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强化。因此,正确的批改方式有助于师生双方了解和分析教学成败的原因,便于调整进度和方法,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一、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出“少、精、全”。

  “少”,即为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深层的训练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订每一道最合适的训练题目,以最少的训练量完成最终的训练任务。

  “精”,即选择和制订的训练题目要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的中难点,切实反映大纲要求,落实教学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联系紧密的东西,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只有抓住一节课的精华,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全”,即所选择的题目要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貌,要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制订训练题目。根据大纲要求,知识的学习共分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技能的学习共分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对于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训练都要依据教材、学生等情况,紧密结合新大纲,使要求切合实际,切过深过难,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也不可随意制定层次,使学生无所适从,练无效果。

  二、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出目的性。

  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就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大数目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如在兴趣课计算较复杂数字的教学时,把计算器引入课堂,就能化解计算复杂易错的矛盾。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出针对性。

  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作业数量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⑥1和(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通过这样针对的练习与课堂反馈,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又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出趣味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到课堂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高与创新。比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题计算“我校大门厅大理石柱子的表面积”。这一题的设计,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是结合实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的实用性和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又如,我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课结束前设计了一个游戏题:同学们,请按照自己的座位,按老师的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座号是质数的同学;②座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座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座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同学;⑤没有站立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这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五、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出互动性。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一个试验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有优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73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