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数学后进生要怎么转化

庄宇 224分享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后进生,每节课的学习任务都很难完成。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成为班级的老大难。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使后进生学好数学

  一、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和动力

  后进生一般都畏惧数学课,他们往往因数学知识点缺陷,基础知识不扎实,新旧数学知识难以连接,导致知识断层,导致数学知识的学习屡屡失败,体验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缺乏自信心,学习信心减弱,学习无兴趣,学习情绪低落,导致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师生关系的情感中断。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注意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乐意地接受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1、激发兴趣,创造氛围: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需要,满足他们这种成功的需求,会使他们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起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后进生自身的特殊性,与优等学生相比较,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不多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提供机会让他们能成功。

  2、降低提问起点,缩小提问坡度: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以他们独立思考后能解答为宜。当然,也不是一味地降低要求,还要让他们尝到“跳一跳摘到桃”的甜头。例如,我们可以故意出一些非常基础的题目作检测题,明知他们会,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完全作对,得上一次满分,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通过当一回优生获得的心理满足,促使他们热爱数学,并体验数学学习中的诸多乐趣。

  3、创设竞争氛围,强化参与意识:我们数学课堂中似乎常会遗忘了一个角落-----后进生的参与。一方面,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中,后进生参与竞争的效益不高,与其参与浪费时间,不如不让他们参与;一方面后进生也感到竞争中自己总是最后,自卑促使他们放弃参与。其实,他们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只不过是教师对他们参与竞争的要求过高罢了。因此要经常创造特殊的有利于后进生竞争的氛围,让后进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克服自卑心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功需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绩提高的关键。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改变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比较关键的环节。教师要耐心地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他们继续以后的学习会终身受益。因此,平时教学中,我注意从多方面去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作业布置适度,要求恰当: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适中。对后进生适当放低作业难度,让他们感到有能力去独立完成,对极少数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从基础内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对他们的要求,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后进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克服学生的依赖性:后进生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一遇到问题就问,甚至丢在一旁不管。在帮助这些同学,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审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不给现成的思路和答案。对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及改正的方法,逐步培养独立完成作业、开动脑筋的好习惯。

  三、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使生硬的数学课教学变的生动、有趣

  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便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效果。

  1、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要用形象化的通俗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充满风趣的语言把数学内容讲的生动、通俗。

  2、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既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四、科学运用评价手段,合理评价差生

  合理的评价是考虑学生的特点,适合差生发展的评价。教育评价与后进生教育的联系,是评价合理化的需要,也是后进生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评价不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也是一种直接的教育手段。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上进,调节学生行为,指给学生努力的方向。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后进生受评价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对后进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厌弃心理和惩罚心理,致使评价成了后进生转化的障碍。因此,对后进生的评价要给后进生创造得到肯定的机会,及时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表扬;慎重使用否定评价,以免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这样通过合理的教育评价,保护差生参与学习的行为。例如:有的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本上一些简单的习题或思考题,教师就应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这种爱学习,能自觉学习的认真态度。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探求新知识。

  五、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到学生之间去与学生多沟通,和学生交朋友,与家长多联系。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功课就愿意去学,成绩也好,对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不愿学习,成绩也差。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渗透到他所教的学科中去,因此师生关系会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

  2、教师要善于用赏识的眼光、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面对一个学生时,要看到学生的优点,相信学生的潜能,激励其发展成材。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对于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辅导

  一、 搭建“情感脚手架”

  研究表明,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感动机存在很大差异,后进生的学习情感动机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缺乏内驱力。他们往往出现“数学很难,我做不来”,“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会”等心理,从而产生自卑,畏惧数学的情感障碍。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开门闸是:教师想方设法地帮他们闯好情感关。如果把教师比作蚌,那么后进生便是蚌里的沙砾,教师用爱去抵他,浸他,磨他,对他们进行情感种植,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的“情感脚手架”,激发后进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逐步走上乐学,会学的求知旷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转变观念,坚定信念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调查报告表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不同,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所不同,随着教师对学生期望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显著提高,罗森塔尔效应更是证实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情感态度和期望值的重要性。因此,不管转化工作如何困难,我们得坚定后进生能转变,能学好数学的信念。如果使后进生由怕数学变为喜欢数学,那他们的后劲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转变初期,我们可以把考试的试题全都融在课堂中或帮他们补课时提前“偷偷”地,“换汤不换药”地先讲了,让他们觉得通过努力,也能考出好成绩,享受成功的喜悦,把考好成绩作为提升其学习兴趣的载体,让他们喜欢上数学,然后逐步脱离对试题的渗透。对于其成绩的反映,可借助折线统计图来体现,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如:几次测试成绩:5075658090……

  2. 常规训练,熏染情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严明的常规制度是转化后进生的“寒玉床”,对于上课、作业等常规我们必须“爱”字当头,“严”字要求。严把课堂纪律关。这是转化后进生数学成绩的充要条件。要求他们该听时认真听,该讲时畅所欲言。如果他们连上课最基本的“听”、“讲”都像“南郭先生吹芋”一样的话,那提高成绩也就成了无稽之谈。我们可为后进生搭配品学兼优的优生为其同桌,培养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力求让后进生做到堂堂认真听,课课落实。严把作业关。每次作业都不能由其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拉。当然,也应实行一定的优惠措施,如先在教师监督辅导下完成,再逐步放手,独立面批,耐心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及时订正等等。并实行一定的奖励制度,后进生优秀作业本实行每月一展览,换取进步作业奖状,一星期作业有5个100分者得一个☆,学期结束☆有15个以上的后进生将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等,激发后进生认真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 科学搭配,深情结对

  我们可以让后进生坐在前三排,并为每一个后进生搭配一个他信得过的优生,进行捆绑结对“强迫”后进生认真听讲,有不懂的知识点及时的请教同桌。把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归功与同桌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样一来,后进生和优生有了共患难共荣耀的心理。针对后进生接受的慢,难以及时内化等认知特点,当新知探索完毕时,就让后进生把对新知的理解,解题思路等说给同桌听,便于及时了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把对知识的错误了解扼杀在摇篮之中。笔者把这种互说互帮的学习方式称之谓:“说数学”,课堂上主要通过这种形式延缓后进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帮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

  二、 搭建“认知脚手架”

  1. 课前抓基础,搭桥铺路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后进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在知识理解中失去了线索,从而觉得学习数学知识零碎,面广,学习负担繁重。长期以往,错误的萌芽滋长漫延,以致旧知识不懂装懂,新知识似懂非懂,我们可在新课前进行提前预设辅导,使后进生与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他们掌握新知搭桥铺路。

  2. 课后题组辅导,补漏缺

  数学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但具有组块式的特点。如概念型知识,计算机类题型,应用题,空间图形等。我们要根据后进生知识缺陷,分组分块针对性地辅导,使其掌握的知识体系条理化,系统化。如:计算能力差的学生。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做正确简单的5道口算题(或每天中午做正确3道四则混合运算题),每天只花三四分钟的时间,效果却非常好。又如:应用题。针对他们做应用题无从入手或乱拼凑的不良思维方式,我们可用题组教学和说数学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其提高解题能力。

  3. “土方法”帮助记忆

  如在教学多位数读法时,利用右手四个手指去记法。手指最下一节是个级,中间一节是百位,上面一节是亿位,每节都有四个数位。在教学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时,也同样利用头和手,把头看作小数点,左手指看作整数部分,右手指看作小数部分,每个手指指定着不同的数位,激发后进生兴趣,帮助其理解新知。

  4. 构建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后进生一般不会在课外自觉地做练习,他们学习的主渠道来自于教堂教学,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全面落实课改新理念的基础上,大面积提高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让全班同学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是我们一线教师该花大力气思考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 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这一环节教师要紧扣新旧知识衔接点,找出切入口,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创造欲,学生又喜闻乐见,能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悱愤"的状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具体创设方法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要视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而定,体现目的的性和可行性,具备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预设性等特征。

  如: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疑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课堂谈话。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侦破片中的案件发生时,警察叔叔要把犯罪分子留下的脚印,手印拍下来,以便破案用,谁能说说其中原委?"以此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好奇,急于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新知的探究。又如:创设预设情境。将课堂中影响后进生理解的关键词或难点部份,进行提前预设,帮助学生理解新课。如:“倒数”概念数学时后进生往往对于“互为”一词难以理解,可通过:“陈佳是女儿”这句话的“漏洞”进行完整表述,理解母女之间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关系,把数学背景生活化,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分散难点,为新授作衔接和孕伏。还有创设“生活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谜语情境”等等,都是激发后进生兴趣,激化认识冲突,引发探究的好方法。

  (2) 点拨提炼,探索新知

  教师大胆放手,适时点拨提炼,让学生根据“情境”,通过自学,交流等各种途径主动探究。

  如:议学探新。尽量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由的发言,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自致其知。试以“倒数”的探索说明之:提问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的“两个数"可以是哪些数?(整数和分数,小数和分数等)。②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需要板书,如:3/4和4/3,4和0.25,0.8和5/4互为倒数)。师擦去每一对的后一个数,然后指着3/4,4 ,0.8提出求它们的倒数(板书: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利用学生举的例子,探索求倒数的方法,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自然,学的也就更主动了。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评价的多向反馈交流。后进生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充分发挥主动乐学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亲身体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了让后进生了解其容易变形的特性,带他们观察学校的拉栅门,并动手拉一拉,观察其变化,加深理解.

  暴露思维,促进理解。课堂中,由于听不懂等各种原因造成后进生成看客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地创设他们积极参与的机会。如:交流中要求后进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同桌,学着说清思维过程。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适当指引的方法,帮助后进生表述或让优生先说,再让后进生学着复述,让他们由学优生的叙述慢慢转变成自己试着说,再逐步提高要求,提高其分析表达能力。

    73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