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效率

庄宇 224分享

  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效率

  1、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自主预习的信息化平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普遍应用于小学生的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了开展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抓住这一机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创建自主预习的信息化平台,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预习。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的预习为例,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其中“乌”“鸦”“瓶”等生字;二是让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启发,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回到家里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听课文朗读、观看乌鸦喝水相关的视频,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认识生字,顺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从课文中可以学到什么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自主获取相关知识,也会发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带着这些知识和问题,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认真听教师讲解,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拓展自主预习的内容和思路

  在传统的预习中,教师单一地以课本为载体,学生的预习任务是简单地查字典和阅读课文,无法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和思路,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

  1)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资源

  在自主预习中,学生很有可能遇到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得到解答,就会影响预习流程的进展和预习效果。为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建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电子版的预习资源包,如多媒体课件、资源网站的网址等,以拓展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预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包括朗读音频、生字读音、重点词语解释、西沙群岛相关知识等的资源包,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预习效率。

  2)利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创建预习小组,拓宽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思路。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一般把它带到课堂,等待教师讲解。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QQ和微信,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沟通和互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一些沟通群,让学生在预习时方便与同学讨论遇到的问题,咨询教师相关问题,使学生及时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减轻教师在课堂中的工作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QQ空间、朋友圈等平台上共享学习资源和预习成果,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自主预习的质量。

  3、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预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预习积极性。但目前的小学语文预习中,部分教师把预习任务强加给学生,学生经常处于“被预习”的状态,预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抽象的预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预习活动变得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有效激发小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主预习效率[2]。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长城》的预习中,因为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了更强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预习任务。因此,为这篇课文的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上搜索长城的相关建筑历史和建筑情况,并让学生收集与长城有关的传说或故事,使学生从中感受预习的乐趣。此外,在课堂开始前,教师抽出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同时对学生自己的收集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进行预习。

  4、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预习中,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做法较简单,没有提出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的预习也只是单一地读课文、做练习。这样的预习缺乏时效性和高效性,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小学语文预习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自主预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语文问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预习中,教师可以不预先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而是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上传预习资源的公共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如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少年闰土》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等。这样预习,学生需要在网络上对学习资源进行分析、选择和整理,从而能选择合适的资源上传到教师指定的平台,实现同学间的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预习的能力,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时刻观察平台动态,跟踪预习资源的上传情况,及时删除不恰当或错误的预习资料,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自主预习效率。

  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一、丢下包袱,树立坚定的教学改革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的推行者、设计者、引导者,主角就是执教的教师。在这里,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要有一个清醒面对教学现状的认识,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改革的理念。所谓清醒认识,就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症结在哪里?凭心而论,当前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每日忙忙碌碌,认真地备课、讲课、处理作业……付出很多辛苦,但总觉得教学效果差尽人意;而学生每天仍然被动地压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比其他学科负担更重。究其原因,就是自己仍囿于旧的教学模式,总认为这样教学顺手,却始终困在这怪圈中解脱不出来;学生也陷入这个痛苦的怪圈中挣脱不出来。追根溯源,症结就在教师本身上。困则思变,形势逼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所谓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改革的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如何发挥出他的作用。众所周知,教学改革重要的是教师的问题,因为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既是主导者,也是推行者,更是创新者。所谓是主导者,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受教育的学生,他们是被动者。但是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这个旧模式,这是因为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就是说,光有教师而没有学生参与,教师只是唱独角戏;有了教师主导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最终仍会进入过去的怪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改革中,要相信小学生的能力,开发他们智慧,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使他们树立一个“我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我愿意主动配合教学改革”的主人翁意识。丢下了包袱,解放了思想,教师作为教学改革中一个创新者,就要从宏观上着眼,从微观上入手。所谓从宏观上着手,就是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看成一个整体大工程;所谓从微观上入手,就是说,改革就是破旧创新,这需要探索运作,先从一个具体事项入手,莫以事小而不为,攻破堡垒,然后再选新的目标,再做努力。做任何事,取得成功就得付出努力,承受挫折,不可能一蹴而就。

  选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展有组织的课前预习活动,就是在上述这些思想基础上进行的。

  二、课前预习至关重要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预习在字典中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的重要性。

  在课前预习之前先教会学生使用预习符号。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手不离笔,随时勾画。为了便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检查和交流。我在全班统一了阅读符号,并提出具体要求:生字下面画上★号,容易写错的字用○圈起,重点词语下面加�,重点句子下面加 �n, 有疑问的句子下面加_? 在自然段前标注1 、2、3......同时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第一遍在阅读时提出的问题用黄色批注,第二遍阅读时提出的问题用红色批注,第三遍阅读提出的问题用蓝色批注,继续往下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批注。如果在阅读中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得出答案用绿色彩笔写下来。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用眼、用手、用脑,熟悉使用预习符号,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搞好小学生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改革推好顺风车

  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都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整体,课前预习是在拓展空间,在不增加学生书面作业等学习负担情况下,以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善于独立思考,汲取更多知识正能量,长大服务于社会为模式,以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堂,相辅相补,相得益彰为教学改革宗旨,搞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能起到顺风助力的作用。

    74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