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兴趣阅读

庄宇 224分享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如果学生产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进行阅读。从而获得各种知识,对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倾注丰富的情感,用形象的动作、幽默诙谐的话语、传情会意的眼神或者讲故事、播放动画、猜谜语、听音乐等,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时,由于这些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学生太遥远,如果干巴巴地在那里讲,学生是不会明白的,这时可以播放影像或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战争年代,炮火纷飞的战场,小英雄的机智勇敢,目睹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而壮烈牺牲的场面,如此一来,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敌人的仇恨之意喷涌而出,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质疑问难,引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引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教学时,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促使学生萌生排除“冲突”的强烈欲望。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点拨、指导,使学生疑惑大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言而喻了。例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学完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学生问道:“如果小女孩的奶奶没有去世,小女孩的命运会有这么悲惨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提到所有孩子的心坎上了。老师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想想:假如奶奶没有去世,她会给小女孩什么帮助呢?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说出了如下可能:奶奶会把小女孩从寒冷的大街上找回来;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奶奶不让爸爸打她;奶奶会让小女孩坐到自己温暖的屋里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再次提出问题:奶奶如果活着,给了小女孩各种帮助,小女孩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她在今后会和大家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了结论:小女孩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居于学习的主体位置,对于语文学科,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理解字、词、句及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段意,积累材料等方法,让学生有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稳定学习兴趣,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体验成功,巩固兴趣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细细品味是很有道理的,人一旦感到自己有收获,有成功,将产生愉悦的心情,产生巨大的内驱力,驱使自己向第二次、第三次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大人如此,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当学生作业工整、准确率高时,在作业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或者写个“优”字作为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出色,对思考问题有独到见解时,教师要及时以热情洋溢的话语加以肯定,向他们说“你真行!”“真棒!”“很好!”或投以赞许的目光、点头微笑或全班学生掌声鼓励等。集体表扬最能温暖孩子的心,最能激发孩子求知欲,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必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从而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喜爱老师到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而又持久的兴趣。

  四、组织活动,发展思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后,不满足于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增长才干。语文老师应该精心设计与组织课外活动,如诗歌比赛、朗读比赛、演讲、办小报、剪贴报、课本剧、猜谜语、讲故事等。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不断产生学语文的兴趣。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小学低年级语文如何开展兴趣阅读

  一、进行兴趣阅读的原因

  进行兴趣阅读的原因,从另一方面理解即是阅读的重要性。古有前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后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的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由此可见阅读领略书本的美好。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乏味并且枯燥的,哪怕还是一群只懂得“玩耍”的低年级学生。

  课堂的阅读会让你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为自己的成绩做出贡献,课外的阅读可以领略到外面广阔的天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在学习《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当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通过自己的阅读会将自己带入到那个场景,会疑惑小鹰的疑惑:“树的顶端不算高;山的山尖不算高;一直处于空荡的空中还不算飞得高,那么究竟怎样才算飞得高?”最后才知道原来白云之上真的还有飞得更高的老鹰。也是这种自己的阅读才会让学生对后来老师课堂总结的“人外有人,坚持不懈”这种精神拥有更深理解。

  二、兴趣阅读的具体措施

  (一)学校(教师)方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从走进学校,教师就肩负带领他走进知识的世界,对世界懵懂到了解的职责。一下就是关于学校可以采取的大的方面的措施和相对隶属学校却在低年级语文阅读中起更重要作用的教师应该采取的举措的一些建议。

  1.重视阅读,提供阅读的校园环境。环境影响人,学校只要表明重视阅读即可。这种明显的表态会让阅读成为学校的一种流行,这种阅读成为一种潮流,就会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产生阅读的兴趣。学校下达的思想也会让教师重视,进而积极配合,引导学生阅读。

  2.以身作则,营造阅读的环境和气氛。教师如果自己喜爱阅读,身边就会弥漫知识气息,会让学生在无意间就向往,在感受到阅读魅力的同时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是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会影响到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对阅读产生兴趣。良好的阅读环境会让人思想放松,融入到阅读带来的世界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开设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互相交流阅读经验,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的平台。这种从别人口中听来的故事,“借”来的读物总是会让人在开始就产生探究阅读的心理;而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别人也会带来一种自豪感,这种相互之间打造的阅读环境会让学生将阅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对阅读不会产生排斥心理,也会通过自己或是他人的阅读讲解领略到自己世界之外的事物,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讲究阅读教学方法。要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照本宣科式的教法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觉得昏昏欲睡,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只要做到引领学生阅读即可,将他们的思维带入课堂范围,让学生成为阅读课上的主体。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只要将学生思维引入到生活中的荷花中就可。这种贴近生活的素材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对课本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二)家长方面

  最开始给一个人带来影响的就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看法,对阅读充满好奇感,带着兴趣去进行阅读。

  1.引导。引导分很多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遵循孩子爱好的基础上选取适量的书籍。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作为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方向来给他们选取阅读的书籍,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会让学生从小就对阅读充满兴趣。

  2.以身作则,陪伴阅读。父母都是孩子心中的大英雄。亲子间亲密无间的的天性就决定了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开展亲子阅读在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的同时也为他们之间的相处增加亲子间的聊天话题。这种亲子阅读会让孩子爱上阅读,对阅读充满兴趣。

  (三)学生方面

  1.持之以恒。阅读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能领会到阅读带来的另一个世界,渐渐地就会对阅读产生疲倦心理。这种情况下,就要自己有足够的清醒认知,坚持自己的坚持,每天的阅读都要保持下去,不论是课外或是课内最基本的阅读量都不能减少,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自己创作。让学生爱上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的方式,爱上自己用文字表达心情。喜欢写作,让文字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出于对语言应用的需要,就会爱上阅读,自己主动通过阅读来寻找发现语言的巧妙处,这样对阅读产生兴趣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74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