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庄宇 224分享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内容较为片面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还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强,即使存在阅读行为,其阅读的内容都较为片面。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物件选择过程中,其阅读的内容大多没有什么营養。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开始,就会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阅读,而大多数学生都较为喜欢动画卡通类或故事书籍,很少有学生会选择看一些世界名著和名人传记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因此小学生在课外读物选择过程中,还是较为片面的、单一的。即使一些学生会去阅读一些中外名著等类型的书籍,也是出于家长或者就是布置的任务或要求,学生也并非是兴趣推动去读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必然不能有效吸收这些书籍当中的思想精华。

  (二)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

  虽然很多教师都叮嘱学生要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却缺乏对于学生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在实际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只注重了解相关的情节和一些新奇内容,整个阅读过程只是走马观花,一旦学生长期使用这样的阅读方式,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就会形成粗枝大叶的习惯[1]。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带笔做批注的习惯,对于文章中的精华部分没有进行充分的吸收,在阅读过程中也不会进行深入的钻研和交流,对于自己所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了解的词义,也不会进行及时的查解。因此,教师要想真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

  (一)立足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首先,教师要注重立足于文本,在遵守这一原则上,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2]。教师需要立足于文本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此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建立学生掌握文本背景材料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深入感悟文章的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秦兵马俑》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能仅仅放在该课文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兵马俑的恢弘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3]。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在这一课学习之后,能够积极主动的阅读相关的课外知识,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各种读书竞赛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本身就有着认知不同和认知水平较低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就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避免出现大量讲解,将自身的观点硬塞给学生的情况。通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要理解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且又生性好动,很难静下心来看书。而且,随着目前教学任务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就变得非常繁重。因此,教师要想顺利的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就要注重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加大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认真落实拓展阅读活动,真正将拓展阅读教学付诸实际行动,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4]。比如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这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讲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利用擂台赛的形式,像鲁滨孙流落的荒岛叫什么名字,第一夜他在哪里睡觉的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长篇小说中的细节部分。这样,教师不仅化解了学生的阅读负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鲁滨孙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对学生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启发,还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二、依据个性心理特点和学段的不同推介书籍

  要依据儿童的阅读需求特点,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少年儿童教育读物,不同年级的孩子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有意注意时间较短,适合看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选择一些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奇闻趣事;如现代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孩子们喜闻乐读的,而高年级学生阅读速度快、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因此可选择中长篇文章、人物传记、资料性读物、新闻报道等。如小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让他们在阅读中找答案,解决一些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他们才会真正把课外书籍当作自己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四、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当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兴趣就会慢慢消退。为了稳定、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通过读书笔记交流、故事会、朗读比赛、猜谜语、编小报等一系列的活动展示。激发学生爱书、读书、知书、用书的学习兴趣,畅谈阅读的乐趣与收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掌握了读书、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将读书视为乐事,读中求乐,乐中求写,写中悟乐,学生们自然会在课外阅读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五、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课外阅读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它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标准要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

  1、评定时间和方式

  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

  2、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

  要求每位学生在学期初建立“课外阅读计划”和“填写课外阅读记录卡”,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书籍,也可以按照老师推荐的书进行阅读,还可以自行查找和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729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