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学生热爱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研究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思考数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讲,教师教很辛苦,学习内容很枯燥,学生积极性也不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下。提高课堂有效性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要从课堂的主体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听讲的模式,例如竞赛的形式,学生相互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竞赛中学生的大脑更活跃,课堂氛围更活泼,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比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出几组小数四则运算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运算,看哪位同学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例如,0.53×202,2.5×3.2×0.25,1.8/0.5,(10.5+10.5+10.5)×2.5等这种类型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简便方法,计算快而准的同学在全班面前讲解经验,让全班学生吸取经验。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对记忆的内容不理解,自然不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并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于数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再运用到解题过程中,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比如:《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一定的理解,知道圆柱和圆锥这两种图形是怎样得来的,然后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运用。例如,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圆形的小旗,将旗杆快速旋转,观察并想象,小旗旋转一周能成什么形状,这道题考察空间想象力和对圆柱、圆锥概念的理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媒介就是黑板和粉笔,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很辛苦,但是板书的内容并不能清楚地展现教学内容,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板书也不感兴趣,课堂有效性低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可以全面展示教学内容的PPT、栩栩如生的图片、美妙动听的音乐、活灵活现的视频,这些东西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进而提高数学水平。比如:《图形的平移》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放映一些生活中图形平移的照片,如推拉门、电梯,让学生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平移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在小方格中展示一个梯形的平移过程,让学生描述第一个梯形是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得到了第二个梯形,向上平移、向左平移等,用视频展示更直观、更形象,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采取小组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讲课过程中提问某个学生,让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思考范围不全面,课堂有效性低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要采取小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针对某节内容或某道题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交给每个小组团体任务,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会发挥团队精神,为小组出谋划策,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数学水平。比如:《比和按比例分配》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研究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让学生想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买回250支笔,按3:2分给两个班,一班分多少本?二班分多少本?这种例子要让学生自己想,凭着学生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想出更多例子,把这部分内容学习清楚。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相关概述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小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其数学学习积极性.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运用具体事件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实现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并达到便于理解、记忆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向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生活化趋向

  数学起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让科学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系统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并形成数学思维,对生活产生新的认知.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趋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强调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趋向

  小学数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能够对传统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应更加趋向于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与之相符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问题.同时,教材中关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例子较少,难以满足教学过程生活化需求,还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合适的例子,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细致观察生活,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

  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改编,在维持原有数学知识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融入生活经验,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具体的生活趣事,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升,激发其探究欲望,从而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一)模拟数学生活情景

  小学生的表现欲较强,通过模拟数学生活情景,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在满足了表演欲望的同时,还能够在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邀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两只刚吃饱的青蛙,在讲台上进行对话表演.由一名学生扮演刚吃饱的大青蛙,询问另一名学生扮演的小青蛙今天吃了多少害虫,小青蛙可以随意说出1~50之间的数字,并反过来询问大青蛙同样的问题,再由大青蛙随意答出与小青蛙所答数字相加不超过100的数字,并由其他同学算出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害虫,最后由小青蛙判断其他同学答案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数学生活情景的模拟,所有学生都能够沉浸在充满趣味的数学教学中,并在教学中积极的完成数学练习,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增加生活实践活动

  数学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记忆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活事件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入生活事件:过年了,小明家里买了一些糖,为了保证四口人都能够吃到同样多的糖,小明需要将这些糖均匀的分成四份.随后,要求同学帮助小明,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糖分成相同数量的四份,最后在得出结论:将物品分成一样多的若干份,便是“平均分”,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平均分”的概念,更好的理解、运用“平均分”.

  (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题、作业等,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每名学生回到家计算家中三种长方体物体或是正方体物体的表面积,或是在学习过“认识时间”后,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出一张星期天的时间安排表等.

    7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