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要怎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庄宇 224分享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师只有掌握一定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且乏味的数字符号,转变为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几何图形”课程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后,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创设教学情境。“老师想为家里小狗设计一个房子,同学们可以给老师提出些建议吗?”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设计形状各异的房子。

  二、引导自主学习,掌握自学方法

  首先要掌握自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课文时,告诉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标记,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将课堂自学转变成为课前自学,为自主探究储备充足的知识经验。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程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推断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切割互补的方式进行运算,以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其次,让学生对课本范例进行阅读,以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流程,并按照课文范例计算方式进行模仿计算,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再者,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边形”实物,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认识。

  三、采取合作学习,创造自学机会

  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实行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能够提高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圆柱体积”课程学习中,利用圆柱积木,并给出圆柱底面积、高相关数值,然后将圆柱积木分成相等的两个圆柱积木,并提出“两个圆柱积木体积与原积木体积是否相同?”教师按照学生个性和潜能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并深入小组讨论中,及时给予学生建议,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深入探讨,获取解题思路,并自主进行计算,最终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四、提倡大胆质疑,提高自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提倡知识质疑,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如,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中,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但在平行四边形或者多边形面积计算上则存在疑惑,在实际运算中遇到很大困难。这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及时解除学生疑问。最后,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验证。

  五、组织自主评价,进行有效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反思意识,以确保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评价模式主要由教师做出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评价自主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反思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让学生在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中,了解自身学习缺陷,树立良好的自主反思意识,并进行有效的纠正,以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一、教师积极引导,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教学都是为了运用于生活,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人不断地进行知识系统的更新,不断为自己“充电”,进行自学。所以,学生具备自学能力便尤为重要,能促使其有效适应社会变化,满足社会需求,实现长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自学引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在数学教学中,不只是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学等。数学本身较为抽象,计算繁复,但是其在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小学生对于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和一些单调的公式等缺乏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较难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研读教材,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学习,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联系课堂教学中的1/2分数的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寻找生活中的分数,或是说说自己认识到的分数。之后,我找学生进行明确,有的同学说出了一只手中的一个手指头是整个手指头数的1/5,是一双手的1/10。还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是整个学习小组人数的1/6,是全部同学的1/45。还有的同学说自己是家庭成员的1/3……学生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课下动手折纸,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很是理想,同时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教给学生数学自学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们思想。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们学习的方法以及自学的方法等,让学生们掌握这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实现长久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强求学生。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预习、整理、归纳和小结,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多给学生创造同时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机会,引导学生推导公式、法则以及概念等,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们的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其数学自学能力等。

  在传授自学方法的起始阶段,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去设计具体操作步骤,设计相应的问题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都是抓住主要问题,寻找相关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和所学课本知识等进行积极思考,自身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提升其学习能力。第一个环节是个人抢答比赛。我让数学课代表设计相应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抢答,我来做裁判,为学生计分。这个游戏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合作争优赛。每6人一组,用3个数组成4个算式,看哪个小组总结出的算式最多。这样能有效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创新能力,强化各个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73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