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要寻怎么做

庄宇 224分享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多是靠自学得来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处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准备。经常给他们创造自主探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有趣问题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就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把数据变动了一下,改成数据小一点的数:“有兔子和鸡若干只,数头共有4个,数脚共有12只。问兔子和鸡各有几只?”由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凭想象或是用自己的方法,能算出兔子和鸡各2只。这时,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便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教师的启发,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机,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自学方法自学课本。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学会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动手操作是一条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及“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可以设计让学生动手分红花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把15朵红花奖励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朵?还剩几朵?”一朵一朵地分,引导学生观察,能分给几个同学?还剩几朵?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同学分到3朵、还剩3朵。这时教师启发问:剩下的3朵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通过操作,学生理解了剩下的不够再分了,从而理解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提供学习提示,增强自学能力

  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做到有的放矢,即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教师的学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效指引学生自学的方向。

  四、教给学生学法,提高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应注意处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确保“面向全体”落到实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班级学生的程度良莠不齐,如果教学面向程度好的优等生,就不适合程度较差的学生;如果考虑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对优等生来说就有“吃不饱”的可能。为了调节这种状况,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要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目标,并加强课后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做到有侧重、有意识地逐步培养,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公式、例题,对它们要反复琢磨、推敲、比较。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自学能力。

  五、循序渐进,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因为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在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有序的进行;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逐渐放手。在教师的长期指导帮助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提高,教师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不应无事可做,要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了解情况,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恰当评价。

  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在指导自学的同时还应提供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的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例如在讲《找规律》时的练习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刚刚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了墙面与地面的排列规律,真厉害!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这样奖励你们一下,来玩个游戏吧!”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以通过开展排队游戏、智慧大比拼、小小设计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站一站、画一画的形式,来巩固前面所学的规律。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每次讲新课的前一天,我都让学生在数学自习课上进行预习。预习时不准互相议论。有时我边在行间边巡视边鼓励他们:“看谁不用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把知识学会。”所以学生在预习时,都是埋头看书、积极思考。我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就应自己学,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教师研究、议论。每当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异常兴奋。有时下了课就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预习会了!”我有时一方面鼓励他,一方面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课上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给大家讲清楚了,就算你预习会了。”这时,他们就会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一步预习。

  2. 指导学生做好自学议论

  每次上新课时,我都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议论提纲,低年级学生认字有限,我就口述提纲,学生看书自学时不断地小声提示。一般提出两三个问题就够了,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自学,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例如统编教材第二册加减两步应用题例2: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页?下边有线段图和文字分析解题,两种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点:(1)结合条件看线段图是怎么回事?(2)例题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3)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和邻座同学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功课差的提出问题,由功课好的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学生也有时纷纷邀请教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不愿参加议论的也可以自己继续看书自学。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教师再引导他们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比较难的知识通过议论,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其症结所在,使后面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3. 讲课当中仍要发挥自学作用

  通过自学议论,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备课时,一般地说,对学习上的这种难点一般估计得是正确的,也有时估计得不够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修改教案。学生通过预习、自学议论,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请教师帮助尽快把它弄懂的意愿。教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上就会出现一个“定向兴奋中心”,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和统一的目标。所谓教师讲解,并非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仍要发挥学生的自学作用。

  4. 对教材中的难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教材当中有的概念、法则不容易掌握,有的复杂应用题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学习、自学议论,仍然无力自行解决的,这就是教材中的难点。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在精读中把难点分散,逐个解决,以求得深刻理解。例如我教“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不困难,但通过插图理解法则的算理比较困难。于是,我就把这部分教材分成四段,让学生一段一段地精读,一段一段地帮助他们理解,最后让学生着重研究推导法则的全过程。

  就这样,我分层次地引导学生精读一段,引导帮助一段,看明白一段。把这部分教材精读完了,再和教师研究,困难就减轻了。有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成果,我会再次让他们精读和议论。

  5. 在复习课上学生自己看书温习

  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我都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看书温习和课前预习、课上自学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用15分钟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钟相互研究,用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看书温习之前,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复习正、反比例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正、反比例?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正、反比例各有什么性质?解正、反比例应用题列式时有什么突出不同?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就把它记下来,在互相研究时提出来,好相互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教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教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

    73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