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庄宇 224分享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好数学必须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

  第一、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生活结合。数学学习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如,某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第一种使用“全球通”手机卡用户电话费计费标准为每月月租费50元,接听和打出每分钟需另付通话费均为0.40元;第二种使用“神州行”手机卡用户电话费计费标准为不缴纳月租费,接听和打出每分钟通话费均为0.6元。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张叔叔每月平均通话时间为150分钟.他应该选用哪种手机卡电话费比较便宜每月电话费多少元(2)李叔叔每月平均通话时间是300分钟,他应该选择哪种手机卡电话费比较便宜?每月需电话费多少元?还可以根据出租车、水费、电费、燃气费、电话费等进行生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作业设计要变换一些题型。小学生好奇心强,但缺乏持久性。面对单调、划一的传境作业题型,学生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为此,作业设计要变换一些题型,如设计诗体数学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如学习“百分数”时,让学生在优美的诗文中,计算百分数问题,这样数语结合,趣味融融。如题: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1)请朗读这首诗,看看哪个字出现的最多?(2)“春”宇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3)再找一首诗,使某一个字的出现次数至少占10%,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作业设计应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要适当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如学习比例知识后设计这样一道后:淘淘准备“十一”放假到北京去玩,但他不知道连云港和北京相距多远。联系了最近学习的比例知识后,他很快找来一张地图,但不巧的是这张地图上印有比例尺的一角不小心撕掉了。用这张地图,淘淘能知道连云港到北京有多远吗(能,不能)淘淘就是头脑灵活,他记得乘车去南京时,看到连云港到南京是350千米,于是他想出办法了。你能说出淘淘想出了什么办法吗?请你筒单写出淘淘解题的步骤。淘淘在这幅地图上测量出连云港和南京之间相距7厘米。现在你能算出连云港和北京相距多远吗?这样的题目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多种能力的评价和考查,十分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作业设计应注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业题目往往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经过“人为加工”的问题,虽然学生因此积累例如丰富的做“题”经验,但当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显得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实践出真知,实践操作型作业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设计让学生测量一棵大树的直径。学习了圆惟的体积计算后,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圆锥形麦堆的体积。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一个不不规则物体(如萝卜、石子等)的体积。学习过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统计,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资料。学习了比例尺后,结合学校校园的平面图,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澜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田。

  第五、作业设计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情快、满足的心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拟练习、变式练习和发展性练习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一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二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三星级: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种作业设计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第六,作业设计应注意改变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教师可以在题目的导语上力求创新,换成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从而使作业成为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数学活动。如口算题改为“数学直通车”,填空题改为“生活五彩园”、“知识万花筒”或“知识宫里窍门多”;选择题改为“大浪淘沙”、“择优录取”;判断题改为“我当小法官”、“我当包公,判一判”或“我是小小裁判员”;计算题改为“神机妙算对巧快”、“粗心大意回收姑”或“递等步步成功”;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我能行”;实践操作改为“心灵手巧,试一试”;选做属改为“生活自助餐”;拓展题改为“素质加油站”等。

  第七、作业设计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多解因素。由于思考题的角度不同,致使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如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要到动物园,动物园的票价成人每人10元,儿童每人5元,10人团体每人6元。我们班有50名同学以及3位老师,如果都去参观,你能算一算怎样买比较省钱吗此题的解题策略是开放的,它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的方法将几种不同的买票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合算的结果。其一是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购票。其二,将师生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这两种方法学生容易想到,还应充分挖捐其内涵,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别购票是合算的又在什么情况下以固体的方式购票合算”将7名学生与3位老师合成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剩余43名学生购买学生票。显然这种方法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可引领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思考,对多种解法进行比较,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布置方法

  (一)巩固为主、发展为辅、适量的原则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根据每节课的重、难点,应坚持“巩固为主、发展为辅” 和适量的原则,布置一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题目,力求做到作业少而精、少中取胜,不搞“题海战”,不搞重复机械练习。如做到同一题不做数遍,同一类型的题不做多题;学生课后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而不是“通宵达旦”;如尽量做到让学生当堂学、当堂练、当堂改正错误、当堂反馈、当堂完成,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喜悦,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趣味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教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要选择一些让学生具有新鲜感,能够产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断思考、积极思维来完成作业,让他们体验到“自己能行”。例如,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给小狗寻找门牌号的趣味性作业(一天,小猪给小狗打电话邀请小狗来玩,并告诉小狗自己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当小狗兴奋地跑到小猪家所在的小区时,发现,所有的门牌号都是按照乘法算式编排的,小狗顿时傻眼了,你能帮助小狗找到小猪家吗?),加强小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样一道简单而富有趣味的作业可以改变数学计算公式的枯燥无味,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气氛中独立思考、学以致用,既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

  (三)贴近生活原则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和概括,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更生动,数学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科学、更得法;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是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回归到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中去,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掌握知识。让布置的作业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解答而解答,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分析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进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数学知识,深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原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先天因素、家庭条件、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影响,一个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吃不好”,优势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学习潜能受到制约,而学困生又“消化不了、跟不上”,自身感觉数学难学、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从而极易产生焦虑、厌学的情绪和心理,尤其对于心灵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这种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伴随终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数量及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数学作业,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之,布置作业要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的原则,给优等生增加压力,给学困生增加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学习数学,成为学习数学的成功者。

  (五)反思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设计一些让学生反思、自我评价的作业。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你在今天的课上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你在今天的课上哪些数学知识还没有搞明白?昨天的数学作业为什么做错了……通过这样的反思,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反思习惯,又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改正错误、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取、进步。

    73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