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庄宇 224分享

  数学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科学得当的数学作业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数学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方法

  1、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多布置趣味性作业。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我们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兴趣,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例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马虎记日记的故事:《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故事。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作业形式多样,切忌大同小异。

  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例如:计算题作业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作业,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燥的情绪,因此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料,有效的布置,数学日记,口头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剪报等多种样式的作业,同时融合其它学科其它学科的内容,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与生活实际接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后,可以安排以下作业: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4、作业要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首先是课题式开放作业,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阅读摘录式开放作业,以作业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拓展了知识视野,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再次是多向发散型开放作业,在多向发散型开放作业中,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最后是丰富的调查式开放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数学的数感,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才能。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技巧

  一、作业布置应体现“全、少、精”

  一是所选择的题目要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貌,具有代表性,对所学内容有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精心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制订训练题目。具体地说,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要求,知识学习按照“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去设计,技能掌握按照“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去安排。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对于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训练都要依据教材、学生等情况,紧密结合课标,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忌过深过难,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还可以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难度略低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满意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研究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确定每一道练习题目,以最少的、最适当的训练量完成最佳的练习任务。

  三是教师选择和制订的练习题目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中的难点。题目能够体现课改精神,落实课堂教学意图,不违背课标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程目标,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发掘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抓住一节课的精华,抓住教学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布置精要的作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作业布置应体现针对性

  布置作业首先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要对学生练习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就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连贯性强的知识,先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大数目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如在兴趣课上计算较复杂数字的习题时,把计算器引入课堂,就能化解计算复杂易错的矛盾。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布置作业还应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作业数量和难易程度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达到有效和高效。然而,必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三、作业布置应体现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在趣味上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四、作业布置要体现数学的活动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一个试验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有优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在师生互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相长的奇妙效果。

    73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