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庄宇 224分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辅导、评定为效用的。学生的做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是教师自己对教学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布置作业的意义

  1.布置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布置作业是教师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延伸课堂学习,鼓励探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作业进行阶段复习,暴露问题,查缺补漏,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其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2.布置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通过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情感志趣进行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运用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性和责任感,也培养了学生分配时间的技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布置作业尽可能的以个性特征为参照,这样学生会逐步养成细心认真,勇于探索,积极上进等优秀的学习品质。

  3.布置有效的作业可以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教师教学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以作业为纽带,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业情况,学生做完作业把作业交给家长看,让家长把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写在作业本上,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形式单调。许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内容枯燥:计算唱主角,考前不同题型的反复操练;完成的方式单一:从形式上看大多借助纸笔完成,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从时间上看,多为“今天的作业明天交”――限时完成;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多要求个人完成。这种毫无趣味可言的课外作业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家庭的因素,更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无趣的心理。

  2.整齐划一,不顾差异。有的老师在作业布置时,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学生毫无选择的完成,不会的要求硬着去完成,会的也要按部就班的完成。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

  3.重复乏味,高耗低效。教师设计作业时,往往只从书本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作业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总是在写呀、算呀,而不是在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所以,学生做作业总感觉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正因为作业布置的无趣、同一、乏味,直接导致了它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三、数学教学布置作业的艺术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为了让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真正喜欢上数学作业,于是我尝试在作业布置上推陈出新。

  1.布置趣味性作业。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例如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设计了一道“帮助小鸭子找家”的问题,一群小鸭子,外出找食吃,回家迷了路,谁能做向导,给鸭找到家。学生一听都争先恐后的做向导。一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积极动脑筋算题。一道计算练习,因其有了趣味性,而活跃了学习气氛,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如 “游戏”作业,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形式的数学作业是学生最喜欢的,最符合他们的天性,如乘除法计算的作业,可让学生与同伴、家长玩对口令游戏和闯关游戏等。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作业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一个喊口令,一个用动作来表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方向感。

  3.适当布置操作性作业。学生的数学作业不应是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还应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的内容。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这一方面,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这样,学生通过做、说、涂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认识和应用。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技巧

  一、分层作业,因人而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差异更为明显,优等生思维能力越发显出其优势,中等生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但相对于后进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知识的缺陷增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以致班级中的学生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因此,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区别对待,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的作业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为学生提供一个保基础、可提升的平台,使学生在每天的作业中能得到不同的提高。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中,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1)基础性作业,主要面向后进生,让后进生能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此,我在作业设计上只要求这部分的孩子能找对解题的信息,正确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让这部分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2)应用性作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型的作业除了要求孩子掌握基本内容之外,能促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快的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小组讨论活动,让优等生、中等生带动后进生参与其中,让成绩较好的同学有满足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讨论中完善知识的网络,分享学习的心得,让小组讨论成为新的学习场所,真正发挥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3)拓展性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能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对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活动场景,让孩子在学校的空地进行实践活动:在空地上设计一个圆形的花坛,怎样在空地上画出直径10米的花坛;求出花坛的周长、面积,在花坛周边铺设绿道,绿道的面积是多少,用多少个方砖才能铺完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通过设计操作,然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孩子在互助中得到提升,课堂从教室走向操场,让学习更愉快。

  二、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每天枯燥的作业让他们觉得没兴趣,甚至觉得烦厌,所以会有学生不完成作业或完成不了作业等情况,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作业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并让学生在操作中对知识进行更深层的理解和掌握。在低年级数学作业中,可以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剪一剪、分一分等一系列的作业,让孩子在操作中掌握知识,理解问题。在高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这一单元里,让学生动手实验,利用书上127页的圆,通过剪、拼,可以把圆演变成一个怎样的图形?让孩子通过操作明白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把抽象的数学公式通过操作变成自己发现的成果,使孩子得到一种有意义的数学体验。

  三、重视查阅性作业

  信息课的开展让孩子能掌握更大量的信息,网上查阅资料的技能大大提升。孩子能通过网上的各种浏览器阅读海量的信息,因而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为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拓展数学书上的“你知道吗?”这个学习素材。这一素材,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很好地利用这个信息技术媒介作为学生学习的延伸。书上的介绍是有限的,课上的时间也比较短,教师可以在堂上抛砖引玉,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外抓住内容进一步研究,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在网上查找或翻阅有关书籍,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更深入地掌握和补充完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在网上的这部分知识往往都有相关的知识点链接,孩子在阅读这个知识点的同时,也能阅读相关链接,孩子的阅读量因此增大了,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你知道吗?”这类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蕴含了人类的千年智慧,体现了数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加了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循环性的研学作业,迸发求异的火花

  研学后教的开展,重视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的培养,研学案中研学部分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基础性知识、重难点的研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在这类作业的布置上,第一天让孩子完成基础性知识的作业,作为第二学习的铺垫的同时,让学生能通过这部分的作业对新知识有大致的了解;第二天让学生针对知识重难点完成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作业,巩固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第三天完成拓展性练习作业,使孩子在巩固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提升。

  五、整理性的作业,有效培养孩子的归纳整理能力

  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孩子都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原因是什么?因为孩子可以在七彩斑斓的图画世界里遨游,无拘无束,没有一点学习和作业的压力,孩子非常热衷于完成。基于这一原因,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会先让孩子对单元的知识点、要点进行整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类作业可以让孩子自行回顾所学的知识,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第二天新课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整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每个知识点举例说明,让学生在旁边进行批注、解题提示、注意事项等,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后续可以让孩子对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类,尝试编一本小小的“知识大全”,配上孩子们喜欢的插图,涂上斑斓的色彩,这样的话,孩子就可以完成一本单元学习自编书,一个学期下来,还可以装订成册,记录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7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