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怎么进行优化

庄宇 224分享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合理安排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要意义。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方法

  1.教师要布置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作业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作业的布置,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与作业之间的“矛盾”却一直存在。很多学生抱怨教师留的作业过多,而大部分教师也为学生不能及时的完成作业而苦恼,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影响教学的有效进行。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教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的角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会。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学习体验的感受,从他们的学习兴趣点入手进行布置,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与生活实际接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后,可以安排以下作业: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3.作业要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首先是课题式开放作业,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阅读摘录式开放作业,以作业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拓展了知识视野,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再次是多向发散型开放作业,在多向发散型开放作业中,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最后是丰富的调查式开放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数学的数感,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才能。

  4.作业容量精练化,注重有效性

  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切记不要布置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要追求精练。如在计算教学后,家庭作业一般都为课后的计算练习,我总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几题以求精练,但基本练习还是要的。对于那些喜欢布置作业的家长在家访或家长会上要适当指导,使他们能更高效地辅导孩子的学习。这样从某种角度讲能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防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法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1.分层布置

  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主张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动辄几十人的大班背景下的数学作业布置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班上有几十名学生,必然有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必然也有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如果所有学生都以同一套标准完成作业,多样化学习需求必然难以满足。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以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分别布置A、B、C三个层次的作业:

  (1)优等生完成A层次作业,比如:亮亮在做一道乘法试题时,把101错看成110,结果比正确的积大了72,正确的积是多少?

  (2)中等生完成B层次作业,比如:操场长180米,宽80米,东东沿操场跑了3圈半,跑了多少米?

  (3)后进生完成C层次作业,比如:61+12×5= 。

  中等生、后进生在完成各自作业的基础之上,可以尝试更高层次的作业,具体以作业完成质量决定。这种分层作业布置,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作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一教育理念。

  2.开放布置

  课程目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应当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得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提高创新精神,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目的是期望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解题能力,只要学生能够获得正�_答案,就算过关。这种作业布置方式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考不灵活,无益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应当布置一些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的开放性数学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养成敢于假设、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答案不唯一的数学作业,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面积》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将一个正方形任意切一刀,余下的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有什么变化?

  比如条件不完善的作业,《混合运算》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下图标有6个条件,请分别选取其中3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列出先乘除后加减的综合算式,比比谁列出的算式最多。

  3.实践布置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理当回归生活,学生之所以将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作业完成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数学知识对改造世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当从学生生活角度进行突破,布置那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实践价值的作业。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

  通过对作业的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方面的内容,同时向学生传达批评与建议、教育与鼓励。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分项批改,用优秀、良好、一般代替59分、99分、100分等具体分数,使学生既了解自己的作业成绩,又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引入评价体系,开展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参与作业检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改错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735655